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藥品查詢/加減葳蕤湯



索引目錄: 常用西藥 常用中藥 藥酒大全

【方名】:加減葳蕤湯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分類】:解表劑-扶正解表

【組成】:生葳蕤(9克) 生蔥白(6克) 桔梗(4.5克) 東白薇(3克) 淡豆豉(12克) 薄荷(4.5克) 炙甘草(1.5克) 紅棗二枚

【方訣】:

【功用】:滋陰解表。

【主治】:素體陰虛,外感風熱證。頭痛身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煩,口渴,咽幹,舌紅,脈數。(本方常用於老年人及產後感冒、急性扁桃體炎、咽炎等屬陰虛外感者。)

【用法】:水煎,分溫再服。

【禁忌】:斟酌。

【附方】:蔥自七味飲(《外台秘要》)

【方解】:本方主治陰虛之體外感風熱者。外感風熱,故見頭痛身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暢、咳嗽、口渴等症;陰虛之體,感受外邪,易於化熱,且陰虛者亦多生內熱,故除上述邪襲肺衛的見症外,尚有咽幹、心煩、舌赤、脈數之症。治當辛涼解表,滋陰清熱。方中葳蕤(即玉竹)味甘性寒,人肺胃經,為滋陰潤燥主藥,用以潤肺養胃、清熱生津,因其滋而不膩,對陰虛而有表熱證者頗宜;薄荷辛涼,歸肝、肺經,“為溫病宜汗解者之要藥”(《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用以疏散風熱、清利咽喉,共為君藥。蔥白、淡豆豉解表散邪,助薄荷以逐表邪,為臣藥。白薇味苦性寒,善於清熱而不傷陰,于陰虛有熱者甚宜;桔梗宣肺止咳;大棗甘潤養血,均為佐藥。使以甘草調和藥性。諸藥配伍,汗不傷陰,滋不礙邪,為滋陰解表之良劑。

【化裁】:若表證較重,酌加防風、葛根以祛風解表;咳嗽咽幹、咯痰不爽者,加牛蒡子、瓜蔞皮以利咽化痰;心煩口渴較甚,加竹葉、花粉以清熱生津除煩。

【附注】:本方專為素體陰虛,感受風熱之證而設。臨床應用以身熱微寒,咽幹口燥,舌紅,苔薄白,脈數為辨證要點。

     

     ※方劑比較:

      蔥白七味飲與加減葳蕤湯均系滋陰養血藥與解表藥相配的扶正解表方劑。蔥白七味飲系補血藥與辛溫解表藥並用,故為治血虛外受風寒證之代表方,臨床應用以頭痛身熱、惡寒無汗兼見血虛或失血病史為主要依據;而加減葳蕤湯是補陰藥與辛涼解表藥合用,為治陰虛外感風熱證之代表方,臨床應用以身熱、微惡寒、有汗或汗出不多、口渴、心煩、咽幹、舌紅、脈數為用方指征。

【文獻】:方論 何秀山《重訂通俗傷寒論》:“方以生玉竹滋陰潤燥為君,臣以蔥、豉、薄、桔疏風散熱,佐以白薇苦鹹降泄,使以甘草、紅棗甘潤增液,以助玉竹之滋陰潤燥,為陰虛之體感冒風溫,以及冬溫咳嗽、咽幹、痰結之良劑。”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二章·六經方藥》:“陰虛之體,感冒風溫,及冬溫咳嗽,咽幹痰結者。”

【研究】:

【運用】:

【序號】:16

關于“藥品查詢/加減葳蕤湯”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