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出國指南/澳大利亞文化與藝術



【中文題名】:澳大利亞文化與藝術

【外文提名】:Culture& Art

     

     

【分類號】:K961.119

【關鍵字】:澳大利亞 文化藝術

【相關人物】:

【相關事件】:

【內容提要】:

     澳洲的文化藝術,就像澳洲的族群與土地一樣,結合了古老民族的傳統與豐富的移民文化,呈現出獨特與多元化的風貌。

     

     對於澳洲在各方面呈現出的創造力挑戰,原住民與非原住民藝術家都有同樣的豐富回應,併發展出傳新的表演方式,使澳洲的文化藝術廣受國際矚目。

     

     各種形式的表演藝術,包括音樂、劇團與舞蹈,在澳洲都有忠誠的擁護者,近幾年來的發展,也已日臻完美。

     

     澳洲培育出許多傑出的詩人與小說家,這使得澳洲文學成為現代英文寫作上重要的一支。

     

     近1/4世紀以來,澳洲電影也擁有驕人的成績,不但叫好也叫座。

     

     澳洲每年要舉辦多項重要慶典,展現全國各地的各種藝術形式。

     

     視覺藝術

     

     過去30年來,視覺藝術家在形塑澳洲形象上,逐漸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自1970年初期以來,原住民與拖勒斯海峽島民藝術家即以新的表演形式,引起國際上對其藝術與文化的注意。1971年,在中央沙漠的巴布亞社區,由平圖皮長老們所主持導,從沙畫到版畫和油畫上的夢幻設計轉移,就是一種藝術創新活動,為澳洲原住民和非原住民之間開創出強而有利的新連接。

     

     令人稱頌的藝術家,例如:湯瑪斯、肯瓦內以及泰德等,在現代藝術的表現上仍舊保持著原住民與拖勒斯海峽島民的原始精神。

     

     非原住民藝術家,如諾倫與博多,就自然的使人聯想到澳洲獨特的自然與社會環境;而移民藝術家,象楚漢娜斯、赫曼與提勒斯,則為澳洲的自然與城市環境帶來新觀點。

     

     表演藝術

     

     澳洲的表演藝術充滿力量、獨創性與智慧。

     

     原住民表演團體如火種舞團、原住民與島民舞蹈劇團,以及搖滾樂佑蘇英蒂等,都是應用豐富的傳統慶典與表演作為現代藝術節目劇碼,並以創新聞名於世。

     

     這些表演團體是由一大群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催生。編舞家佩吉為傳統原住民社群編舞,同時也為澳洲芭蕾舞團編舞;演員麥爾曼在舞臺與電影上的表現,為她贏得國際上的稱讚;安努將拖勒斯群島的傳統融入音樂與舞蹈中,同時也致力於商業音樂劇的創作。

     

     澳洲的舞蹈以其豐富與多變而聞名。主要表演團體,如澳洲芭蕾舞團與悉尼現代劇團經常四處巡演,表演一些澳洲當地曲目或是國際性的劇碼。澳洲的編舞家與舞者,如古琳與歐邦尼克所編出的前衛舞蹈,則在夜總會和其他非正規場合中隨時吸引到新觀眾;還有一些肢體表演團體,例如牆上之腳,不但在室內,就連在建築物的外牆上,也都可以發現他們的表演。

     

     戰後移民大大豐富了澳洲的音樂,使其內容包羅萬象。出生于哈薩克的知名吉他手葛瑞葛詠在澳洲藝術管弦樂團與南印度音樂大師合作演出的音樂會上,即演出極為精彩的阿根廷探戈舞曲與巴西的巴薩諾瓦;澳洲室內管弦樂團素有世界最佳室內管弦樂團之美譽,就連各州首府都有專屬的專業管弦交響樂團。像是小提琴家托格尼蒂、鋼琴家伍瓦德和多澤,以及以及指揮家西蒙揚等音樂家,都是世界各音樂廳德熟面孔。

     

     澳洲歌劇團是全世界演出次數排名第三的歌劇團體,與團址所在的悉尼歌劇院一樣引人矚目。歌劇名例如:梅爾巴夫人與瓊恩桑德蘭夫人的傳奇;流傳到今日的明星有瑞德爾、賈斯汀和肯尼等。澳洲音樂劇為澳洲音樂與戲劇傳統的傳新融合,新編劇碼極為多樣化,象國際知名的《澳洲男孩》以及大膽虛構的《議院造歌劇》。

     

     過去數十年來,一種全然獨創的當代澳洲搖滾樂隱然成型,它不但流行在鄉村小鎮,同時也風行在各大城市。澳洲的樂團與各獨立音樂家受到澳洲青年廣博電臺的支持,該台致力於介紹澳洲音樂新秀,並每年舉辦搖滾樂大賽。該年輕一代的音樂文化中脫穎而出的範例有回流者、娜塔莉、銀椅、凱莉米洛、野人花園以及懷特藍族。

     

     探尋新方向

     

     運用最新的電腦科技,澳洲藝術家正在尋求更具創意的方法,包括在網上交流澳洲原住民部落的慶典樂曲全集,到創立展示最新電腦藝術的虛擬藝術都有。

     

     藉由與科學家的專案合作,不但產生了兼具科學與藝術的效果,藝術家同時也為研究單位帶來更富創意的方法。當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藝術家在為科學研究尋求創新方向的角色也就越來越重要。

     

     澳洲政府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所發展的藝術家海外常駐交換計畫,培養出一批深受其他文化洗禮,並有能力致力於區域文化發展的澳洲藝術家。今日澳洲藝術家仍舊持續突破國界,並在過程中創作出無拘無束的新作。

     

     如今,澳洲藝術在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當莫洛夫在得獎小說中探討殖民後期的主題時,劇作家高斯基亦在鑽研猶太人的惡靈傳說。為人稱頌的戲劇作品《雪街》,是以溫斯頓的小說為腳本,向全世界的觀眾接受戰後澳洲的社會變遷。而原住民演員羅弗德與奧賽爾,則在其表演中以迥然不同得觀點,詮釋相同背景得故事。對於澳洲在地理上得隔絕、豐富得原住民藝術傳統,以及多元文化得影響下,澳洲得藝術家不但表達欲望強烈,並且以各種獨特得方法來詮釋,於是創造出一系列完整的新藝術,以享世界。

     

     電影-獨特的特性

     

     澳洲的電影製片家和表演者,經常為了工作定期往返國內外。在諸多開創出國際電影生涯的傑出人才中,導演皮特維爾、布魯斯博瑞斯弗德以及菲力浦諾伊斯,還有演員尼克基得曼、傑弗瑞諾許和凱特布蘭琪,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從澳洲起家的紐西蘭人,如珍康萍及榮獲2001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羅素克勞也有同樣傑出的表現。本地影片,如由珍康萍導演的《鋼琴師和他的情人》、動畫片《我不笨,所以我有話說》以及斯考特希克的《鋼琴師》,都為工作人員贏得大獎。對於曾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依賴政府資金拯救的澳洲電影工業而言,無疑是相當的成就。在澳洲電影復興初期,關於澳洲殖民歷史的電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

     

     然而,關於現代澳洲的故事,卻花了較長的時間才受到矚目。一開始只有些零星的成功案例,如喬治米勒的《衝鋒飛車隊》,就以個人的風格能量,令動作片迷耳目一新,同時也造就了國際巨星梅爾吉布森;保羅霍根的喜劇《鱷魚鄧迪》成功的將森林英雄帶入20世紀末;而由墨爾本導演保羅考克斯所導演的當代經典影片,則在世界影展中贏得佳評。不過,直到90年代初期,所謂風格詭異的澳洲喜劇片誕生之後,澳洲電影才有了突破性的進展。《舞國英雄》、《沙漠妖姬》以及《妙莉的婚禮》都為澳洲電影業注入全新活力以及幽默感。

     

     自此,一批批極具天分的新生代,在2、3十歲之齡加入電影界-其中許多畢業於澳洲影視學校,並以極低的成本,製作出兼具水準與娛樂性的處女作。如今澳洲電影的觸角伸及給類主題,同時表現出相當的文化多元性。

     

     在技術上,澳洲的電影工業也極具優勢,技術現金的電影棚,足以滿足影片在各種規模與複雜度上的需求,如《駭客帝國》、《碟中碟2》、《紅磨坊》以及喬治克魯尼即將推出的《星球大戰》系列,都曾與悉尼的福斯攝影棚拍攝。

     

     在一個唯好萊塢馬首是瞻的產業中,各國的國產電影始終命運難測,但澳洲電影展現的韌性與創新,證明它已對將來充滿樂觀和信心。

     

     澳洲作家-特異的血緣

     

     “終於失業”,澳洲最重要的小說之一《這就是人生》一開頭便這樣寫著。“這就是人生!”也是犯法的流浪漢凱利1880年在墨爾本監獄被吊死前說的最後一句話。(凱利一直是澳洲小說家最喜愛的題材。)但這兩句話,也正抓住了澳洲風格的特色-詼諧、諷刺、簡潔,同時對世界冷眼旁觀。

     

     至今仍受歡迎的澳洲文早期文學,當然是洛森的短篇小說,他以不加掩飾的手法描寫19世紀90年代苦難而幽默的小鎮故事,已成為現代主流風格。任何的寫作都難脫離愛和死亡,更何況澳洲擁有許多受景仰的正派作家。在這些無解的課題上,澳洲作家沉溺于歐洲文化重置所產生的衝突,包括處在南半球,一個完全不相容的環境中,以及一直到後來才慢慢被瞭解的原住民文化。對於一個只有100年歷史的國家,這些題材的確讓作家有許多可發揮之處。

     

     澳洲擁有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小說家派翠克懷特,他以嚴峻、尖酸諷刺但英雄式的風格,於1973年榮獲文學獎。其他的澳洲作家亦獲得國際間的推崇於介紹,不過以澳式綜合寫作而言,我們倒比較推崇洛森及其他4位作家。與洛森同時期的彼得森,其創作的小鎮民歌充滿情趣、可供吟誦,其中也包括經典詩歌《來自雪河上的人》。至於截然不同的典型,則屬當代詩人毛瑞,他是一個傑出的語言及音韻創作者。毛瑞可說是矛盾綜合體,他自詡為單存的鄉下人,事實上卻是相當博學,且又以機械、建築等專長聞名於世。從世俗眼光來看,他又幾乎是個令人尷尬的宗教詩人。下次諾貝爾獎再落到英雄系詩人身上時,那人肯定將是毛瑞。

     

     目前澳洲的文學創作,多為非小說的散文題材。海倫嘉娜以電影劇本及電影評論聞名。但她的主要成就卻在於自傳體小說於分析式的報告文學。嘉娜代表著敏銳,富同情心的女權主義者,同時她的作品意志堅韌而具人情味,頭腦清晰、觀察敏銳,而且兀自探尋澳洲人的過往軌跡,以及屬於1960年時的價值。她的丈夫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退出作品的德賽克斯。德賽克斯風格怪誕、博學、深刻,並嘲弄人們的敏銳與爭辯。他和嘉娜都是揚名海外的作家,但德賽克斯以生動敏銳德構筆觸,超脫於小眾市場與少數群族之外,並以交融的魅力,嚴密的邏輯,狂歡作樂似的筆調,贏得海外讀者的青睞。他們的作品充滿歡欣、嬌貴、自覺卻又堅強,代表著澳洲作家的典型——一種過於快樂以至使人無法直視的獨特類型。

     

     鮮活的流行時尚

     

     藉由活力十足的精神,悉尼奧運會鞏固了澳洲鮮明活潑的角色定位——相同的特性,也在2001年刺激著澳洲的時尚產業。

     

     澳洲的流行時尚,好比一道美味而多彩多姿的瑞典式自助餐。不妨先穿上Bonds的基本款實用背心,加上些許Akira Isogawa融合東西方的審美觀。再試試Zimmerman及Lisa Ho等充滿陽光的泳裝,或是bare品牌熱辣、性感的格調,再加上一些Collette Dinnigan的飾品,如此一來,你就能瞭解概略的澳洲風格了——一種勇敢、美麗而又別致的完美平衡。

     

     今年重新出發的Bonds,由迷人的新面孔——澳洲新任的國際大使Sarah O'Hare領軍,這個品牌曾經是工作的主要服飾,在經歷68年的商業生涯後持續壯大,如今已成為全世界流行領導人士推崇的高度時髦單品。

     

     日裔澳籍的Akira Isogawa,則以其精緻的設計,每年在巴黎贏得喝彩。另一外同為巴黎巡展常客的,是澳洲的走秀女王Collette Dinnigan,她不僅將設計產品賣到全世界80家頂級商店,諸如美國第五街的Saks、Barneys以及Fred Segal,去年也在倫敦高尚的Chelsea Green區開設了第一家國際精品店。

     

     同樣受英國時尚界矚目的,是曾為倫敦人的Rebecca Davies萬花筒般的品牌Bare。色彩斑斕的花邊絲質服飾受到名人如辣妹Victoria Beckham、超級名模Naomi Campbell的喜愛。

     

     如你所料,澳洲設計師在國際泳裝市場上也佔有一席之地。畢竟,澳洲是全球最大的島,海洋就是所有設計師公認的靈感來源。

     

     而Zimmerman強調當下流行導向的泳裝,為時尚立下了新標準。設計師Lisa Ho亦她女性化的雙手,將比基尼泳衣和緊身衣加上珠飾,則在國際上獲得非凡的成功。

     

     以上這些設計師都來自悉尼,而我們千萬不要忽略了,南方的城市還有許多更巧手的設計師。如果說悉尼培育出了一丁點的品牌風格,那麼保守的說,墨爾本人就是專家了。

     

     其中最知名的代表,也許就算是Scanlan& Theodore,其女性化而貼心的設計,贏得擁護者的狂熱支持。相信我,在週末的午後,任何Scanlan& Theodore都會擠的水泄不通!這個由Fiona Scanlan和Gary Theodore雙人組退出的品牌,在國際上也佔有一席之地。

     

      Alannah Hill雖然生性害羞,其設計的服飾可絲毫不顯羞怯,而且展現甜美的性感,其多皺褶、多花的女性服飾,不僅在國內十分受到歡迎,連美國人也非常喜愛——位於紐約第五街上的美國名店Henri Bendel,便將櫥窗提供給希爾的女裝品牌專用,預告希爾的進軍。

     

     還有些後起之秀——女裝設計師如Michelle Jank,Sample的Vanessa Coyle和Natalie Wood,以及Anthony Kendal,她們都在狹小而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一再凸現他們靈巧而獨特的設計理念。

     

     

     

【序號】:8126

關于“出國指南/澳大利亞文化與藝術”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