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藥品查詢/左金丸



索引目錄: 常用西藥 常用中藥 藥酒大全

【方名】:左金丸

【出處】:《丹溪心法》

【分類】:清熱劑-清臟腑熱

【組成】:黃連(180克) 吳茱萸(30克)

【方訣】:

【功用】:清瀉肝火,降逆止嘔。

【主治】:肝火犯胃證。脅肋疼痛,嘈雜吞酸,嘔吐口音,舌紅苔黃,脈弦數。(本方常用於胃炎、食道炎、胃潰瘍等屬肝火犯胃者。)

【用法】:為末,水泛為丸,每服2-3克,溫開水送服。亦可作湯劑,用量參考原方比例酌定。

【禁忌】:斟酌。

【附方】: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香連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解】:本方證是由肝鬱化火,橫逆犯胃,肝胃不和所致。肝之經脈布於脅肋,肝經自病則脅肋脹痛;犯胃則胃失和降,故嘈雜吞酸、嘔吐口苦;舌紅苔黃,脈象弦數乃肝經火鬱之候。《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逆沖上,皆屬於火”;“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火熱當清,氣逆當降,故治宜清瀉肝火為主,兼以降逆止嘔。方中重用黃連為君,清瀉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橫逆犯胃;黃連亦善清瀉胃熱,胃火降則其氣自和,一藥而兩清肝胃,標本兼顧。然氣鬱化火之證,純用大苦大寒既恐鬱結不開,又慮折傷中陽,故又少佐辛熱之吳茱萸,一者疏肝解鬱,以使肝氣條達,鬱結得開;一者反佐以制黃連之寒,使瀉火而無涼遏之弊;一者取其下氣之用,以和胃降逆;一者可引領黃連入肝經。如此一味而功兼四用,以為佐使。二藥合用,共收清瀉肝火,降逆止嘔之效。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辛開苦降,肝胃同治,瀉火而不至涼遏,降逆而不礙火鬱,相反相成,使肝火得清,胃氣得降,則諸症自愈。

     

      本方一名回令丸,《醫方集解》又名萸連丸。

     

      左金丸與龍膽瀉肝湯,皆用於肝經實火,脅痛口苦等證。但左金丸主要用於肝經鬱火犯胃之嘔吐吞酸等證,有降逆和胃之功,而無清利濕熱作用,瀉火作用較弱;龍膽瀉肝湯主要用於肝經實火上攻之目赤耳聾,或濕熱下注之淋濁陰癢等症,有清利濕熱之功,而無和胃降逆作用,瀉火之力較強。

【化裁】:黃連與吳茱萸用量比例為6:1。吞酸重者,加烏賊骨、煆瓦楞以制酸止痛;脅肋疼甚者,可合四逆散以加強疏肝和胃之功。

【附注】:本方是治療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證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嘔吐吞酸,脅痛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為辨證要點。

     

     方劑比較:

      左金丸、戊己丸、香連丸同具苦降辛開的配伍方法。不同點在於:左金丸黃連六倍於吳茱萸,重在清肝瀉火,和胃降逆,主治脅肋脹痛、嘔吐吞酸的肝火犯胃證;戊己丸連、萸等量,即清熱與開郁並重,加白芍以和中緩急,主治胃痛吞酸、腹痛泄瀉的肝脾(胃)不和證;香連丸連、萸同炒後去吳榮英,意在清熱燥濕為主,加木香以行氣止痛,主治濕熱痢疾,膿血相兼,腹痛裏急後重。

【文獻】:方論 吳謙《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卷4:“左金丸獨用黃連為君,從實則瀉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勢。吳茱萸從類相求,引熱下行,並以辛燥開其肝鬱,懲其扞(han)格,故以為佐。然必本氣實而土不虛者,庶可相宜。”

     

     《丹溪心法》卷1:“肝火脅痛。”

【研究】:

【運用】:

【序號】:59

關于“藥品查詢/左金丸”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