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百家姓名/馬


朗朗上口百家姓歌谣

>> 点击查看完整《百家姓歌谣》

歷史來源

姓氏:

數據:
  • 拼音:mǎ
  • 百家姓排序:52
  • 人口比例:1%
  • 人數排名:19


  1. 由“馬服”氏改變而來。馬服本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壹塊土地,位於今天河北省邯鄲市西北。戰國時趙國大將趙奢於公元前270年率軍在秦、趙瘀氏之戰中大敗秦軍,趙惠文王因此把馬服壹地分封給趙奢,並賜其號為“馬服君”,與廉頗、藺相如職位相等。趙奢的子孫後代便以“馬服”為姓,後又改為單姓“馬”。此後,馬家後代又在西漢武帝時期從馬服遷到了當時的右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東北)定居下來,所以《姓譜》壹書中記載說,“馬”姓的發源地是扶風。
  2. 據《姓氏考略》記載,西域古有“馬”姓,後西域有姓“馬”者入內地,即以“馬”為姓。
  3. 據《姓氏考略》載,元代禮部尚書月乃和,因祖父曾任金代的馬步指揮使,而改姓“馬”,名祖常。回族中的“馬”姓是“馬”姓來源的重要方面。人常說:“十個回回九姓馬,另外還有沙、喇、哈”。用這句俗語概括回族的姓,雖不十分準確,但大體符合事實。
  4. 回族中馬姓很多,主要與阿拉伯人、波斯人名的音譯,特別是與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音譯有關,因為馬與穆諧音,所以明代許多著述中都將穆罕默德譯作馬哈麻。這種譯法對清代及後代影響很大,如清代徐珂《西域水道記》、魏源《海國圖誌》等均將人名中的首音“穆”譯為“馬”。甚至有人稱穆罕默德為“馬聖人”。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再加上“馬”姓是皇帝賜姓,回族又不似漢族那麽重視姓氏譜系,而是可以自由選姓使用,故很多回族人便選用了“馬”姓,大大增加了“馬”姓的人數。比如明代的航海家,武術家鄭和,本姓就是“馬”。
  5. 出自清代,滿族人中的馬佳氏,改姓為馬。在我國東北聚集著許多滿族馬姓,努爾哈赤建立金國後,在八旗中就有許多滿族馬姓。滿族的馬姓跟地名有關,據說在西漢時期,在現在的吉林省境內,有壹個夫國,這個國呢,他們也是以養名馬出名,而且他們還把官叫馬加、狗加、牛加,以六畜為官名,遷入這個地區的女真族,都以這個地名為姓了,所以它也算是同姓不同宗。
  6. 出自他姓改馬姓。如漢代有漢戚人馬宮,本姓馬矢,至馬宮以仕學顯,改姓馬。

遷徒分布

馬姓最初發祥於河北省邯鄲市壹帶。

  • 戰國末期,馬姓子孫就已有壹些遷居陜西省關中,在此後的時期內,馬姓不斷得以發展,並且有許多成為當朝高官。家族逐漸得以興旺,並且最終使扶風茂陵(今陜西省興平市茂陵)成為馬氏的發展繁衍中心。
  • 西漢時,馬姓中又增添了由馬矢姓改姓馬而來的壹支,也逐漸得到壯大。
  • 兩漢至南北朝時期,馬姓除在扶風茂陵成為望族外,還分布於今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四川、甘肅、江蘇、浙江等省的壹些地方,同時漢代時期,馬姓宗族大舉西遷到西北地區,後來再度東遷到黃淮地區。
  • 唐朝末年,王潮、王審知入閩,有河南馬姓人隨同前住,在福建省安家落戶,後發展成為大族。許州鄢陵(今屬河南省)人馬殷從軍作戰,在唐末,五代十國時期被封為王,建立楚國,包括現今湖南全省,廣西大部及廣東、貴州部分地區,從而使馬姓在廣大的地區內得到巨大發展,分布於各地。
  • 宋代以後,閩、粵地區馬姓逐漸增多,到了明代,馬姓族人得以進壹步發展,遍布於福建。
  • 清代,馬姓開始有些移居於臺灣省,進而又遠徒東南亞及歐美。
  • 當今,馬姓為中國第十九位大姓,擁有人口占漢族人口的百分之壹以上,並且主要生活在北方,特別是西北地區,是全國回族十三大姓之壹。

郡望堂號

郡望

  • 扶風郡:漢太初元年置右扶風,為三輔之壹。三國時改右扶風為扶風郡,治所在槐裏(今陜西省光平東南)。隋唐扶風郡即岐州。
  • 京兆郡:今陜西省西安。漢以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為三輔。魏改建京尹郡,“尹”為太守。唐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
  • 汝南郡:郟縣,秦置縣,今河南省郟縣。三國時期改為龍山縣,隋文帝開皇初改龍山縣為汝南郡,歷經唐、宋、元,元末復置郟縣歸汝州郡。
  • 荏平縣:今屬山東省荏平縣。
  • 臨安郡:今屬浙江省杭州市。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為臨安府。
  • 西河郡:古代所指不壹。春秋衛西境沿黃河,稱西河,即今浚縣、滑縣等地。戰國時黃河在今安陽東,魏取秦今陜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漢有西河郡,有今內蒙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唐亦曾以汾州為西河郡。
  • 廣陵郡:秦置廣陵縣,在今江蘇揚州西北。
  • 華陰郡:古代縣名。春秋時為晉國之地,漢代時置華陰縣(因在華山之北故名華陰)。唐天寶元年(742年)改華州置華陰郡,治所在鄭縣(今陜西省華縣),乾元元年(758年)復為華州。故城在現在陜西省華陰縣東南。
  • 正平郡:即今山西省新絳。春秋屬晉,戰國屬魏,漢為臨汾縣地,北魏置正平郡兼置東雍州。

堂號

  • 銅柱堂:漢伏波將軍馬援征阯,勝利後,在交阯立銅柱表功。
  • 絳紗堂:漢校書郎中馬融,才高博洽,為世之通儒。
  • 馬姓的主要堂號有:“扶風堂”、“駟德堂”、“回升堂”、“孝後堂”、“睇眩堂”、“希眩堂”、“寶善堂”、“體仁堂”、“誌誠堂”、“聚未堂”、“忠孝堂”、“樹德堂”、“裕本堂”、“誠忍堂”、“刻鵠堂”、“善述堂”、“書誠堂”、“敦遠堂”、“存德堂”、“文英堂”、“監茲堂”、“公明堂”、“衍慶堂”、“樂真堂”、“敦悅堂”、“靜業堂”、“藏拙堂”、“青雲堂”、“絳帳堂”、“伏波堂”等。

宗族特征

  • 馬姓在少數民族中為大姓,且在漢族人口中也屬前列之姓。據有關資料統計,馬姓在全國回族中屬十三大姓之壹,在漢族人口中為排行第十九位的大姓。
  • 馬姓多位於西北地區,歷史上所出名人較多,遍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
  • 各支馬姓字行輩份排列有序。河北青縣馬姓壹支字行為:“有誌名克立,維汝受國榮,之文允寶鎮,世錫慶元宏。”虞東幹渡馬姓祖制排行字行為:“觀德知仁孝,修身化世風,惟思豪傑士,冀冠聖賢中,經濟治君國,詩書善厥躬,鵬飛由祖福,燕翼乃宗功,教守成名訓,家傳尚質衷,登瀛懷睿智,顯達式英雄,宜法攀龍嗣,求多起鳳沖,寬和端本道,莊敬令聞崇,恩澤深先代,榮封勉爾忠,品量欽景哲,光耀望元通。”

字輩

  • 河北青縣馬氏字行:有誌名克立,維汝受國榮,之文允寶鎮,世錫慶元宏。
  • 虞東幹渡馬姓祖制排行字行:觀德知仁孝,修身化世風,惟思豪傑士,冀冠聖賢中,經濟治君國,詩書善厥躬,鵬飛由祖福,燕翼乃宗功,教守成名訓,家傳尚質衷,登瀛懷睿智,顯達式英雄,宜法攀龍嗣,求多起鳳沖,寬和端本道,莊敬令聞崇,恩澤深先代,榮封勉爾忠,品量欽景哲,光耀望元通。
  • 重慶璧山馬氏字輩:懷天俊尚世,文學映登光,顯朝廷安邦,能定國富貴,永昌榮;開明長吉慶,福祿壽康寧,忠厚千年盛,嘉傳萬代興。
  • 廣西象州馬氏字輩:天正純德常有守,祖傳順業永怡謀。
  • 山東陽谷馬氏字輩:
    • 老派:永雲月世德,文修繼誌成,保守廣進化,作述維令名。
    • 新派:光耀功安順,忠孝吉慶祥,詩書長久續,興業代相傳。

歷史名人

  • 馬援:(前14—49)東漢名將。字文淵,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東北)人。曾為新莽新城大尹(漢中太守),後依附隴西愧囂,終歸劉秀。建武十壹年(35年)任隴西太守,破先零羌。後任賁中郎將、伏波將軍等。十七年(41年),任伏波將軍,鎮壓交趾征側、征貳起義,封新息候。在進擊西北羌人、北方匈奴、烏桓、南方蠻夷及交趾等戰爭中建立威名。建武二十四年(48年),病死於南征五溪蠻的軍中。 精於相馬術,著有《銅馬相法》。東漢初年大將軍。字文淵,陜西扶風縣人。公元前14年生,公元49年卒。新莽末,為新城大尹(漢中太守),後依附割據隴西的愧囂,繼歸光武帝劉秀,參加攻滅愧囂的戰爭。漢建武11年任隴西太守,率軍擊破先零羌。建武17年任伏波將軍,封新息侯,後在進擊武陵“五溪蠻”時,病死軍中。曾在西北養馬,得專家傳授,發展了相馬法,著有《銅馬相法》。馬援為扶風馬家祖先,後世出過許多名人。馬騰、馬超、馬均等為其後裔
  • 馬融:東漢右扶風茂陵人,著名哲學家。為馬氏家族史上第壹位很有學問的人,經學家、文學家,對古代經典研究非常之深,學生有千余人,他講課時座在高堂,有女子奏樂,很有氣派。壹生註群經外,兼註《老子》、《淮南子》。
  • 馬良:東漢文士,學問好,才氣又高,文章動人。馬良還有四個弟弟,也是當時的才子,他們兄弟五個中馬良最才高,他眉毛花白,人們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 馬 武:南陽湖陽(今河南省唐河南)人,壹代名將,新莽末,參加綠林起義軍,歸劉秀,被封為揚虛侯。
  • 馬 騰:右扶風茂陵人(今陜西省興平東北),初為涼州刺史司馬,曾與韓遂割據涼州,後被曹操所殺。
  • 馬超:字孟起,馬騰之子,右扶風茂陵(今陜西省興平東北)人。三國名將,出身於涼州豪強家族。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關隴,超據潼關拒守,操用離間計,使超與韓遂相互猜疑,壹舉擊敗之。超率羌胡退出關中,轉戰隴上,殺涼州刺史,並其眾,自稱征西將軍,督涼州軍事。不久,原刺史故吏楊阜起兵,殺其妻子,超遂奔漢中依張魯,不得誌。建安十九年歸劉備,助備擊破劉璋於成都。諸葛亮稱他文武全才,勇猛過人。蜀漢章武元年(221年),官至驃騎將軍,領涼州牧。次年卒。
  • 馬謖:字幼常(190-228),襄陽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南)人。初從劉備取益州,官至越嶲太守。謖才氣過人,好論軍計,深得諸葛亮器重,而劉備臨終對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亮不以為然,以謖為參軍。蜀漢建興六年(228年),亮出軍祁山,不理眾人反對,以謖為先鋒。謖違反亮之法度,結果在街亭為魏將張郃所敗,士卒離散。亮進退無據,引軍還漢中,第壹次北伐失敗。亮下謖於獄中,按律處死。亮為之流涕。
  • 馬 鈞:扶風(治今陜西省興平東)人,魏時機械制造家,因改革綾機而聞名,曾制造翻車,指南車等,其所用機械原理比國外早七、八百年。
  • 馬 周:博州茌平(今屬山東省)人,唐代大臣,被唐太宗賞識,任監察禦史,主張少興徭賦,反對實行世封制,成為當時有名的政治家。
  • 馬 殷:許州鄢陵人(今屬河南省),五代時楚國的建立者,在位二十七年。
  • 馬 鈺:宋代進士。傳說,大定年間他遇重陽子王嘉,授以道術,與妻孫氏同時出家,孫先仙去。鈺後遊萊陽,入仙宮羽化,賜號丹陽順化真人。
  • 馬 遠:祖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濟縣附近)人,南宋時著名畫家。擅畫山水。初師李唐,能獨辟蹊徑,自成壹家。多作“壹角”、“半邊”之景,構圖別具壹格,有“馬壹角”之稱。與夏圭、李唐、劉松年合稱“南宋四家”。與夏圭並稱“馬夏”。
  • 馬 琬: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人,元末明初畫家,曾官至撫州巡府。擅畫山水,兼工書法,能詩。
  • 馬 註:雲南保山人,明末清初伊斯蘭學者,回族,對佛學和伊斯蘭教義頗有研究,著有《臣權》、《樗樵》、《清真指南》。
  • 馬 歡:今浙江紹興人,明代航海家,曾多次參加鄭和的下西洋航行,任翻譯,著有《瀛涯勝覽》。
  • 馬 荃:清女畫家,字江香,江蘇省常熟人,馬逸妹,龔克和妻。工花卉,設色研雅,咨態靜逸,有濃麗冷艷之韻而無媚俗之風騷。夫亦工書畫,夫婦形影不離,同遊京師,以繪事自給殊怡然。後夫亡歸裏,仍事書畫,藝名日高,四方以縑素兼金前往求畫者益眾,好畫者亦皆來求授指法。傳世作品有康熙五十年(1711年)作《花卉圖》軸,圖錄於《神州國光集》;雍正十二年(1734年)作《觀音像》軸著錄於《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乾隆元年(1736年)作《春花爭艷圖》軸現藏南京博物院;九年(1744年)作《桃花飛燕圖》軸由周懷民先生收藏;二十年(1755年)作《花鳥圖》軸藏常熟市博物館;《花鳥草蟲圖冊》十頁,藏南京市博物館。從藝活動約於康熙、乾隆年間。
  • 馬 可:當代作曲家,音樂學家。江蘇徐州人 。生於1918年6月27日,1976年7月27日卒於北京 。1937在河南大學化學系學習並參加救亡運動,從事音樂宣傳。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河南抗敵後援會演劇三隊 , 任歌詠指揮同時從事音樂創作。1939年赴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學習、工作。創作了秧歌劇《夫妻識字》、歌曲《 南泥灣 》、《 我們是民主青年》、《咱們工人有力量》等,參加歌劇《白毛女》創作 ,是主要作曲者。解放戰爭時期,隨魯藝在東北從事音樂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先後在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戲曲研究院音樂研究室、中央音樂學院、中國歌劇舞劇院及《人民音樂》編輯部等單位擔任領導工作。這時期的主要作品有歌劇《小二黑結婚》、評劇《誌願軍未婚妻》、歌曲《伽琴妳有多少弦》等,並撰寫了許多音樂研究文章。他對中國新歌劇的創造和發展、戲曲音樂的研究和改革作出了重要貢獻。
  • 馬師皇:黃帝時代著名獸醫,善醫馬,又喜醫龍,據說“乘龍仙去”。他被後世尊為獸醫始祖。
  • 馬皇後:馬援之女(39-79),明帝的皇後。建武二十八年(52年)入太子宮,永平三年(60年)被立為皇後。終明帝壹朝,不以自家私事幹預朝政,也不提拔自己家的親戚。章帝即位後為太後,多次拒絕章帝賜封馬氏兄弟。後馬防平叛有功,章帝封馬防、馬廖、馬光三兄弟為列侯,馬太後認為即使他們因軍功受封,也不合先帝制度,馬氏兄弟只得“受封爵而退位歸第”。
  • 馬端臨:江西省樂平市人,宋元之際著名史學家。壹生博覽群書,歷二十年著成《文獻通考》,為記述歷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著作。
  • 馬致遠: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的雜劇和散曲作家,為“元曲四大家”之壹。他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被譽為“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大都清麗高雅,意境高遠。壹生寫下了大量的散曲和雜劇,以描寫王昭君的《漢宮秋》為其代表作。
  • 馬皇後:名秀英(1332-1382),朱元璋妻,回族,朱稱帝時封後,生於宿州市北70裏閔子鄉新豐裏。其父因仗義殺人攜女逃往定遠,將女兒托付給郭子興。郭子興夫婦遂把她收為義女,授以史書,教以女紅。馬氏長得雖不漂亮,但端莊溫柔,老成幹練,再加上善解人意,知詩書,精女工,所以博得養父母的歡心和鄉親們的稱贊。元順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郭子興率數千人響應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占據了豪州(今鳳陽)。在皇覺寺當和尚的朱元璋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由於他有勇有謀,連立戰功,得到郭子興的青睞,便將義女馬氏許配給朱元璋為妻。
  • 鄭和:明代航海家,武術家,本姓馬,回族。
  • 馬世龍,明末將領。(1594~1634) 字蒼淵。寧夏衛(今寧夏銀川)人。由世職武舉中試,歷任宣府(今河北宣化)遊擊,永平(今河北盧龍)副總兵,署任都督僉事、三屯營(今河北遷西西北)總兵官,山海(今河北山海關)總兵,崇禎六年(1633年)五月,蒙部插漢、虎敦兔連合河套各部大舉進犯寧夏,明廷任命馬世龍代理寧夏總兵官。半年之內,與來犯之敵在賀蘭山壹帶和玉泉營、棗園堡等地數戰皆捷,斬斃敵軍二三千之多,威名大震西陲。崇禎七年(1634年)病逝。追贈太子太傅,世襲錦衣僉事。
  • 馬建忠:浙江省丹徒人,清末語言學家,曾赴國外留學,精通多國語言,著有《馬氏文通》,為中國第壹部較全面系統的語法著作。
  • 馬敘倫:浙江省余杭(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早年曾任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次長,後參加革命,歷任人大常委,政協、民盟副主席,民促主席等。
  • 馬君武: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學者、詩人。原名道凝,改名和,號君武。桂林人。幼苦學,及長入廣西體用學堂。1900年赴新加坡見康有為,銜命回廣西策應唐才常起義。1901年自費赴日本讀書,為廣西第壹個留學生。初與梁啟超辦《新民從報》,旋追隨孫中山革命。曾任北京政府司法總長。1928年回廣西創辦廣西大學,任校長。1932年兼任兩廣硫酸廠廠長。1937年抗戰爆發,任最高國防會議參議及第壹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39年復任廣西大學校長,次年病逝於任上。生平譯著甚豐,主要有:《物種起源》、《達爾文》、《民約論》、《彌勒約翰之說》、《賦稅論》、《唯心派鉅子黑智兒之學說》、《代數學》、《礦物學》等書。
  • 馬寅初:浙江省嵊縣人,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歷任幾大名校校長,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兼政務院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
  • 馬連良:當代京劇演員,工老生。字溫如(1901-1966 ),北京人,回族。9歲入北京喜連成科班,受業於葉春善、蔡榮桂、蕭長華、郭春山、茹萊卿等。先習武生,後改老生,10歲登臺,演出《定軍山》、《打棍出箱》等劇。出科後向孫菊仙、賈洪林、劉景然諸名家學習,並吸收余(叔巖)派藝術之長,經長期藝術實踐,發展為獨樹壹幟、風格卓異的馬派藝術。
  • 馬本齋(1901~1944),原名馬守清,經名尤素夫·馬本齋,回族,河北獻縣人。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冀中軍區回民支隊的創建人,抗日民族英雄。
  • 馬仲英,民國期間西北軍閥,回族,原名馬步英。

參考資料

關于“百家姓名/馬”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