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明星檔案/大衛·林奇



【地區】:美國

【人物簡介:】:大衛·林奇(David Lynch)

     出生日期: 1946年1月20日 出生地點 美國蒙大拿州的米蘇拉

     國家或地區: 美國

     人物簡介:大衛林奇(David Lynch)是當代美國電影界的一個多面手,既是著名的編劇、導演,又是優秀的電視製作、攝影師、漫畫家、作曲家和書畫刻印藝術家。他在主流派和超現實主義之間保持著一種遊刃有餘的平衡,在銀幕上無情地揭露了現實生活中黑暗和極端暴力的一面,使作品散發出獨特的個人魅力。與同時代的電影製作者相比,他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從《藍絲絨》(“Blue Velvet”)的詭譎到《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的極端暴力,從《迷失的高速公路》(“Lost Highway”)的混亂到《穆赫蘭道》(“Mulholland Drive”)的夢魘,大衛林奇成為了當代美國非主流電影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無不透射出詭異、陰鬱、迷茫及黑色幽默,極具視覺衝擊力的超現實效果往往令人產生心靈的震憾。“我的電影是有關困惑、黑暗的。你可以說它是真實的,也可以說它是虛無的。它不是一個夢,但也不是現實”。獨特的林奇,因此人們為他專門發明了“林奇主義”(Lynchian)一詞。

     

      1946年1月20日,大衛林奇出生於美國蒙大拿州的米蘇拉(Missoula),他的父親是美國農業部的一個研究專家。由於家庭的不斷搬遷,他從小在太平洋西北部沿岸幾個州長大。最終成為鷹級童子軍(Eagle Scout)中的一員,並在甘迺迪總統的就職典禮上客串過領座員。兒時的林奇志向是做一個書畫刻印藝術家,1963年進入了華盛頓特區的科科倫藝術學院(Corcoran School of Art),師從于表現派畫家奧斯卡科科施卡(Oskar Kokoschka),並曾赴歐洲進行短期的留學。1966年初,他回到了費城,進入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Pennsylvania Academy of Fine Arts)就讀,並開始嘗試製作影片。

     

      林奇在費城生活在社會底層,接觸了市民生活中的陰暗面,所遇見的暴力和腐敗對他日後的創造產生了深遠影響。從他學生時期的第一部實驗影片1967年的《六個蒼白的人影》(“Six Figures Getting Sick')開始,他就致力於表現日常生活中人性貪婪的一面。1968年,他製作的一部16MM彩色短片《字母》(“The Alphabet”)曾獲得美國電影協會(American Film Institute)的獎學金。但是他不久就離開了電影界,繼續專注於他的美術學業,直到1970年他才推出了另一部短片《祖母》(“The Grandmother”)。這一年林奇進入美國電影學會研讀電影研究,為他的電影理論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1977年,林奇根據自己動盪的生活以及費城貧民區生活給他的啟發,創作了歷時5年的荒誕恐怖片《橡皮頭》(“Eraserhead”)。在這部影片中,他從一個父親的角度,以超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出了他對社會黑暗面的恐懼和焦慮。一開始影片被打入冷宮,由於著名製作人本巴倫諾茲(Ben Barenholtz)的努力終於得以上映,並一炮走紅,得到了評論界廣泛的肯定,將他推上了超現實影片製作的最前沿。拍攝這部影片時,他得到了兒時的夥伴、著名的製作設計傑克菲斯克(Jack Fisk,女明星西塞斯貝西克的丈夫)的資助。這部影片確立了林奇獨特的世界觀,並組合了隨後幾年中演繹他作品的主要演員和技術人員,包括攝影師弗雷德里克埃爾姆斯(Frederick Elmes)、音響設計艾倫斯普奈特(Alan Splet)和演員傑克南斯(Jack Nance)。

     

      《橡皮頭》的成功,使林奇引起了著名導演梅爾布魯克斯(Mel Brooks)的注意。1980年,他邀請林奇執導了劇情片《象人》(“The Elephant Man”),這是林奇創作的第一部主流影片。講述的是19世紀英國社會一個被扭曲的頭部畸型“象人”約翰梅裏克(John Merrick)的故事。在這部影片中充分體現出了林奇敏銳的觀察力,演繹流暢感人。這部影片除獲得良好票房成績外,還得到了評論界的廣泛認可。獲得了1981年第34屆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影片獎及第53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等8項提名,林奇也第一次受到學院肯定,獲得最佳導演的提名。此片標誌著林奇獲得了好萊塢主流的認可。

     

      1984年,林奇為迪諾德勞倫提斯(Dino De Laurentiis)執導了動作科幻片《沙丘》(“Dune”),此片改編自弗蘭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的《沙丘》系列科幻小說。應該說這部影片無論是演員表演還是場景安排,都很好地體現了原著風格,但是由於缺乏新意,可惜票房成績不佳。1986年,林奇執導了已在他心中醞釀已久的懸念片《藍絲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小鎮最平凡的日常生活。林奇在片中,運用詭譎的手法,反映出了美國社會最陰暗的一面。這部影片雖不能算是經典之作,但也是他繼《橡皮頭》後編導創作的又一代表作。此片獲得了當年波士頓影評協會最佳影片獎,並再一次為他贏得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被媒體譽為“世界上最好的50位導演”之一。

     

      在他事業的頂峰,林奇放棄了大銀幕影片,致力於開拓其他流派。1990年,他與長期的合作夥伴作曲家安傑洛巴達爾蒙提(Angelo Badalmenti)一起推出了音樂電視片《心碎的夢想》(“Industrial Symphony No. 1:The Dream of the Broken Hearted”)。同年,他又拍攝了他票房成績最成功的ABC電視連續劇《雙峰》(“Twin Peaks”)。這是一部超現實主義的肥皂劇,情節主線是“誰殺死了蘿拉帕爾默(Laura Palmer)”,這個迷將影片造就成了一種文化現象,林奇也突然之間成為比片中任何演員都出名的電視製片。這部與《希爾街的布魯斯》(“Hill Street Blues”)製作馬克弗羅斯特(Mark Frost)合作推出的電視劇,被認為是美國電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作品。

     

      1990年,林奇推出了他的第5部主打影片公路愛情片《我心狂野》,由尼古拉斯凱奇(Nicolas Cage)主演。講述的是一對相愛的男女,衝破阻力和陰謀,終於找到屬於自己的“世外桃源”。在片中林奇運用超現實的血腥暴力場面和色情幻想,展示出現代人焦慮鬱悶的精神狀態,充滿了佛洛德式的心理分析,詭異色彩濃重,但也不時流露出一種浪漫激情,是一種極其另類的愛的執著。此片獲得了1990年第43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資料館收錄了 大衛·林奇 照片/圖片(1)張

     

     參與制作過的電影:妖夜荒蹤 (1997) .... 導演妖夜荒蹤 (1997) .... 編劇橡皮頭 (1977) .... 導演橡皮頭 (1977) .... 編劇Short Films of David Lynch, The (2002) .... 導演Short Films of David Lynch, The (2002) .... 編劇Rabbits (2002) .... 導演Rabbits (2002) .... 編劇雙峰:與火同行 (1992) .... 導演雙峰:與火同行 (1992) .... 編劇Darkened Room (2002) .... 導演我心狂野 (1990) .... 導演我心狂野 (1990) .... 編劇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1999) .... 導演穆荷蘭大道 (2001) .... 導演穆荷蘭大道 (2001) .... 編劇沙丘 (1984) .... 導演沙丘 (1984) .... 編劇象人 (1980) .... 導演象人 (1980) .... 編劇藍色天鵝絨 (1986) .... 導演藍色天鵝絨 (1986) .... 編劇雙峰 (1990) .... 導演雙峰 (1990) .... 編劇

【序號】:3830

關于“明星檔案/大衛·林奇”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