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中國曆史/三國-魏帝系


三國-魏帝系

武帝曹操(155-220)

簡介

  姓名: 曹操

  陵墓: 高陵

  政權: 曹魏

  在世: 155年-220年3月15日

  外貌描述:身長七尺,細眼長髯

生平

  曹操,壹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滅了北方的衆多割據勢力,恢複了中國北方的統壹,並實行壹系列政策恢複經濟生産和社會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爲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壹筆。

  曹操出生于壹個顯赫的宦官家庭。曹操的祖父曹騰,是東漢末年宦官集團十常侍中的壹員,漢相國曹參的後人。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曹嵩的出身,當時就搞不清楚,所以陳壽稱他:“莫能審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認爲他是夏侯氏之子。曾先後任司隸校尉、大司農、太尉等官。

  靈帝熹平三年(174),二十歲的曹操被舉爲孝廉,入洛陽爲郎。不久,被任命爲洛陽北部尉。洛陽爲東漢都城,是皇親貴勢聚居之地,很難治理。曹操壹到職,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懸于衙門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殺之”。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將蹇圖用五色棒處死。于是,“京師斂迹,無敢犯者”。

  靈帝中平元年(184),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爲騎都尉,受命與盧植等人合軍進攻颍川黃巾軍,結果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隨之遷爲濟南相。濟南相任內,曹操治事如初。濟南國(今山東濟南壹帶)有縣十余個,各縣長吏多依附貴勢,貪贓枉法,無所顧忌。曹操之前曆任國相皆置之不問。曹操到職,大力整饬,壹下奏免長吏八名,濟南震動,貪官汙吏紛紛逃竄。“政教大行,壹郡清平”。當時正是東漢政治極度黑暗之時,甚至有了買官制度。朝廷封曹操爲議郎,曹操不肯迎合權貴,遂托病回歸鄉裏,春夏讀書,秋冬弋獵,暫時隱居了。

  中平五年(188),漢靈帝爲鞏固統治,設置西園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爲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

  中平六年(189),董卓進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劉協,後又殺太後及少帝,自稱相國,專擅朝政。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願與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

  曹操到陳留後,“散家財,合義兵”。組織起壹支五千人的軍隊,准備討伐董卓。

  獻帝初平元年(190)正月,關東州郡牧守起兵討伐董卓,共推袁紹爲盟主。曹操以行奮武將軍的身份,參加討董軍。二月,董卓脅迫獻帝遷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自己留居洛陽抵禦關東軍。董卓之涼州軍骁勇善戰,關東軍十余萬人駐酸棗(今河南延津北)壹帶,無人敢向洛陽推進。曹操認爲董卓“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應趁機與之決戰,遂獨自引軍西進。曹操行至荥陽汴水(今河南荥陽西南),與董卓大將徐榮交鋒,因爲士兵數量相差大,曹操大敗,士卒死傷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傷,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回至酸棗,曹操建議諸軍各據要地,再分兵西入武關(今陝西丹鳳東南),圍困董卓,關東諸將不肯從。

  關東諸軍名爲討董卓,實際各自心懷鬼胎,意在伺機發展自己勢力。不久,諸軍之間發生摩擦,相互火並。

  初平三年,司徒王允與呂布在長安定計殺掉董卓,董卓部將李傕、郭記等攻陷長安,殺王允,進攻呂布,關中也陷入戰亂。是時,州郡牧守各據壹方,形成諸侯割據的局面。

  初平三年,青州黃巾軍大獲發展,連破兖州郡縣,陣斬兖州刺史劉岱。濟北相鮑信等迎曹操任兖州牧。曹操和鮑信合軍進攻黃巾。鮑信戰死。曹操“設奇伏,晝夜會戰”,終于將黃巾擊敗。獲降卒三十余萬,人口百余萬。曹操收其精銳,組成軍隊,號“青州兵”。

  獻帝初平四年(193)秋,曹操進兵徐州(治郯,今山東郯城),向東南擴展勢力。徐州牧陶謙退守郯縣。不久曹操軍糧將盡,撤圍回軍。次年夏,曹操再征徐州,略地至東海。曹操征徐州期間,所過大肆殺戮,壹路上“雞犬亦盡,墟邑無複行人”。

  曾參加討董卓之戰的陳留太守和曹操部將陳宮對曹操不滿,遂叛操,迎呂布爲兖州牧。呂布爲當時名將,先爲董卓部將,曾與王允定計誅殺董卓。

  當時只有鄄城(今屬山東)和東郡的範(今山東範縣東南)、東阿(今山東陽谷東北)兩縣尚在曹操掌握之中,分別由司馬荀彧和壽張令程昱、東郡太守夏侯敦等堅守,形勢異常危急。曹操從徐州趕回,聽說呂布屯于濮陽,遂進軍圍攻濮陽。二軍相持百余日,蝗災大起,雙方停戰,曹操軍還鄄城。

  興平二年(195)夏,曹操整軍再戰呂布,于巨野(今山東巨野南)大破呂布軍,呂布逃往徐州投靠劉備。

  曹操從陳留起兵到興平二年將呂布、張貌趕出兖州,經過六年的經營,終于有了自己的壹塊根據地。曹操起兵之初,僅有數千人,出任東郡太守前後,他陸續延攬壹些擁有宗族、部曲等家兵的豪強地主歸附自己,後擊潰青州黃巾軍,又收其精銳組成“青州兵”。這樣,曹操又有了壹支頗具戰鬥力的軍隊。根據地和軍隊,是曹操得以成事的基本條件。

  獻帝劉協自被董卓劫至長安後,壹直處于顛沛流離之中。建安元年七月,獻帝終于回到洛陽,洛陽經董卓之亂,已是壹片廢墟。百官沒有地方居住,“披荊棘,依丘牆間”,洛陽也沒有糧食,“州郡各擁強兵,而委輸不至,群僚饑乏,尚書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饑死牆壁間”。

  早在初平三年(192),曹操的謀士毛玠就向曹操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的戰略性建議,曹操深以爲是。建安元年八月,曹操親至洛陽朝見獻帝。隨即挾持漢帝遷都許昌。從此,曹操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這是曹操政治上的壹大成功。

  漢魏之間,社會生産遭受嚴重破壞,出現大饑荒。這壹時期,糧食供應成爲各軍事集團最大的問題,因軍糧不足而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

  建安元年,曹操采納部下棗祇等人的建議,利用攻破黃巾所繳獲的物資,在許下募民屯田,當年即大見成效,得谷百萬斛。于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設置田官,興辦屯田。屯田有效地解決了曹操集團的糧食問題,所以曹操說:“後遂因此大田,豐足國用,摧滅群逆,克定天下”。

  在興置屯田的同時,曹操采取各種措施,扶植自耕農經濟。針對當時人口流失,田地荒蕪的情況,曹操先後采取招懷流民、遷徒人口、勸課農桑、興修水利、檢括戶籍等辦法,充實編戶,恢複農業生産。此外,曹操還陸續頒布法令,恢複正常租調制度,防止豪強兼並小農。建安五年(200),曹操頒布新的征收制度,到建安九年,又明確:“其收田租畝四升,戶出絹二匹,綿二斤而已,他不得擅興發。”曹操前後實行的這壹系列措施,使瀕于崩潰的自耕農經濟不斷得到了恢複和發展。這成爲曹操集團的雄厚經濟基礎。

  通過以上二項措施,曹操統治區的農業生産迅速恢複。這是曹操在經濟上的壹大成功。

  迎獻帝、遷都于許和恢複農業生産是曹操得以成功的兩個重要條件。

  從建安二年起,曹操利用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東征西討,開始了他翦滅群雄,統壹北方的戰爭。

  其時,在曹操的北邊,是占有冀、並、幽、青四州的袁紹;南邊,是占據揚州的袁術;東南,是占據徐州的呂布;正南,是占據荊州的劉表;西邊,是關中諸將。此外,董卓部將張濟之侄張繡投降劉表後,屯駐于宛縣(今河南南陽),對許都形成威脅。

  建安三年(198)九月,曹操東征徐州,進攻久與他爲敵的呂布。在曹軍攻勢之下,呂布軍上下離心,十二月,呂布將侯成、宋憲等生擒呂布謀士陳宮歸降曹操。呂布見大勢已去,下城投降。曹操將呂布、陳宮處死,收降呂布將臧霸、孫觀等人,初步控制了徐州。

  當時,群雄實力最強的是袁紹。曹操預作布置,命在青州有潛在影響的臧霸等人攻入青州,占領齊(治今山東臨淄)、北海(治今山東壽光東南)等地,鞏固右翼;又命大將于禁屯軍黃河南岸,監視袁軍。不久,張繡聽從謀士賈诩之計,投降曹操,曹操大喜,拜張繡爲揚武將軍,解除了後顧之憂。這年十二月,曹操自率軍屯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准備迎擊袁紹。

  劉備在徐州牧陶謙死後,曾壹度出任徐州牧,後徐州被呂布攻占,劉備投奔曹操。曹操認爲劉備是個英雄,先後表他爲豫州牧、左將軍。曹操攻占徐州不久,淮南袁術准備逃往青州往依袁紹,曹操派劉備去截擊。建安五年正月,董承等人謀誅曹操事泄,被曹操殺掉。劉備遂襲殺徐州刺史車胄,占據徐州。

  曹操爲了免于將來同袁紹作戰時前後受敵,決定先消滅在徐州立足未穩的劉備。時諸將皆怕袁紹乘機來攻許都,曹操對此胸有成竹,說:“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有後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遂進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破劉備,劉備逃奔袁紹。

  袁紹是當時北方最強大的壹股勢力,也是曹操統壹北方最強大的敵人。袁氏壹門,自袁紹曾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門生故吏遍于天下”,勢力本就很大,後袁紹取得冀、並、幽、青四州之地,實力大增,有軍隊數十萬人。袁紹以其長子譚、次子熙、外甥高幹分守青、幽、並三州,後方穩固,兵精糧足,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裏。他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志在壹舉消滅曹操。建安五年二月,袁紹命大將顔良等人進兵白馬(今河南滑縣北),自率大軍進屯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向曹操發動進攻。

  曹操的實力比袁紹弱得多。曹操所占的大河以南地區,地盤既小,又是四戰之地,殘破不堪,還沒有完全恢複,物資比不上袁紹那樣豐富。曹操的兵力也遠不及袁紹,其總兵力大概不過幾萬人,投入前線的兵力據《武帝紀》說“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劉宋裴松之認爲此數不准確,操之兵力不會如此之少,但曹操兵力遠遜于袁紹卻是毫無問題的。袁紹大軍來攻,許都震動。曹操安慰衆將說:“吾知紹之爲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衆令不壹,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爲我奉也。”曹操對袁紹有很深的認識,他敢于在袁紹將要大軍壓境之時抽身去進攻劉備,正是基于這種認識之上。

  建安五年二月,袁軍顔良等人圍攻白馬,拉開了大戰的序幕。四月,曹操親自率兵北上解白馬之圍,他采納謀士荀攸之計,先進軍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在白馬以西),做出要渡河襲擊袁軍的態勢,吸引袁軍分兵西向,然後突然轉向兼程去救白馬。曹操軍突然殺到,袁軍措手不及,顔良被曹軍殺死,袁軍大敗,白馬之圍遂解。曹操救出白馬軍民,沿黃河西撤。袁紹聞知,立即渡河追趕曹操。曹操見追兵漸近,命軍士解鞍放馬,並置辎重于道。袁軍追兵大至,爭搶辎重,陣形混亂。曹操率領僅有的騎兵突然殺出,大破追兵,陣斬袁紹另壹大將文醜。顔良、文醜爲袁軍名將,二戰分別被殺,袁軍大震。曹操初戰得勝,主動撤軍,繼續扼守官渡。

  八月,袁紹大軍連營而進,東西數十裏,依沙堆爲屯,進逼官渡。曹操分兵堅守營壘,伺機而動。袁軍向曹營發動猛攻,先是作高橹、起土山,由上向曹營中射箭,接著又挖地道,欲從地下襲擊曹營,皆被曹操以相應辦法擊破。兩軍壹攻壹守,相持近二個月。久戰之下,曹操處境極爲困難。

  十月,袁紹從河北運來糧草萬余車,派大將淳于瓊等帶萬余人看守,屯于離袁紹大營四十裏的烏巢。恰好這時袁紹謀士許攸來投曹操,獻計讓曹操偷襲烏巢。曹操大喜,親率精銳步騎五千人,乘夜從小路偷襲烏巢。曹操軍至烏巢,命四面放火,袁軍大亂,淳于瓊拒營死守。袁紹聞知,急忙派兵救授,曹操左右見“‘賊騎稍近,請分兵拒之。’操怒曰:‘賊在背後,乃白!’士卒皆殊死戰,遂大破之,斬瓊等,盡燔其糧草”。當袁紹聽說曹操襲擊烏巢時,認爲這正是攻破曹操大營的好機會,因此派去的援兵很少,而以重兵圍攻曹操大營。但曹營未破,烏巢敗訊已經傳來,袁軍潰散,大將張郃等人投降曹操。袁紹棄軍逃回黃河以北。于是曹軍大獲全勝,斬首七萬余級,盡獲袁軍辎重圖書珍寶。曹操清點袁紹書信,得到自己部下寫給袁紹的信,盡燒之,說:“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而況衆人乎?”

  從客觀條件上說,曹操本處于劣勢,但由于他能正確分析客觀條件,善于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所以能揚長避短,采用正確的戰略戰術,使戰爭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轉化,經過自己主觀上的努力,終于贏得了勝利。

  官渡壹戰,曹操擊潰了最大敵人袁紹,由他統壹北方已是大勢所趨。

  建安七年,袁紹病死,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不和,發生火並。袁譚不敵袁尚,向曹操乞降。

  建安九年二月,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譚之機,進軍圍攻邺城。袁尚率軍回救,依滏水(今滏陽河)爲營,曹操進軍將其營寨包圍。袁尚害怕,請求投降,曹操不許。袁尚乘夜逃跑,袁軍潰散。袁尚逃奔中山(今河北定縣)。曹操命人拿著繳獲袁尚的印绶節钺招降邺城守軍,城中鬥志崩潰。邺城遂被曹操攻破。第二年正月,曹操又以負約爲名,攻滅袁譚,冀州平定。于是,曹操讓還兖州牧,改任冀州牧。

  袁尚兵敗後,逃奔幽州刺史袁熙。不久。袁尚、袁熙又逃奔三郡烏桓。

  建安十二年,曹操爲了肅清袁氏殘余勢力,也爲了徹底解決三郡烏桓入塞爲害問題,決定遠征烏桓。漢末,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烏桓結合,是爲三郡烏桓,其首領爲遼西部的蹋頓。三郡烏桓與袁氏關系壹直很好,並屢次侵擾邊境,擄掠人口財物。這年五月,曹操親率大軍到達無終(今河北薊縣)。時正雨季,道路積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曹操從無終人田疇之議,改從壹條久已斷絕,但“尚有微徑可尋”的路線進軍。在田疇的引導下,曹操大軍登徐無山(今河北玉田北),出盧龍塞(今河北喜峰口附近壹帶),“塹山堙谷五百余裏”,直指烏桓老巢柳城(今遼甯朝陽南)。曹軍進至離柳城不足二百裏時,烏桓才發現,于是蹋頓與袁尚、袁熙等人率數萬騎兵迎擊。八月,二軍相遇,時曹軍辎重在後,“被甲者少,”而放軍軍勢甚盛。曹操登高了望,見敵軍雖多,但陣勢不整,遂命大將張遼爲前鋒,乘敵陣稍動之機,向敵軍發動猛攻。烏桓軍大亂,曹軍陣斬蹋頓,大獲全勝,胡、漢降者二十余萬,袁尚等人逃奔割據平州的公孫康。這時,有人勸曹操乘勢進擊公孫康,曹操說:“吾方使康斬送尚、熙首,不煩兵也。”遂率軍還師。不久,公孫康果然斬殺袁尚、袁熙,並將其首級獻與曹操。諸將不明所以,曹操說:“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則並力,緩之則自相圖,其勢然也。”于是,曹操攻破三郡烏桓,也徹底肅清了袁氏勢力。

  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恢複丞相制度,並自任丞相。

  曹操基本平定北方後,兵鋒轉而南向。建安十三年七月,進軍南征荊州劉表。八月,劉表病死,其子劉棕接任荊州牧。九月,曹操大軍進至新野(今屬河南),劉棕以爲無法抵擋,舉荊州之衆投降曹操。這時,官渡之戰後投奔劉表的劉備屯駐于樊城(今湖北襄樊),聽說劉棕投降,便率軍向江陵(今屬湖北)撤退。江陵爲荊州重鎮,存有大量軍用物資。曹操聽說,怕江陵落入劉備之手,遂親率五千騎兵從襄陽(今湖北襄樊)疾馳三百裏,在當陽長坂(今湖北當陽東北)將劉備追上,並將其軍擊潰,隨後進占江陵。

  由于曹操的進軍威脅了孫權的統治,孫權命大將周瑜率軍三萬,與劉備聯軍抵抗曹操。

  曹操自江陵東下,至赤壁(今湖北武昌縣西赤矶山)與孫、劉聯軍接戰不利,暫駐軍于烏林(今湖北洪湖縣東北,長江北岸邬林矶),與對方隔江對峙。

  周瑜用詐降之計,命大將黃蓋率小戰船十艘,上裝柴草,灌以膏油,假稱投降,向北岸而進,至離曹營二裏之處時,各船壹齊點火,然後借助風勢,直向曹軍沖去,曹軍大敗,舟船被燒。曹操率軍從華容道(今湖北監利西北)陸路撤回江陵。遂撤軍北還。

  赤壁大敗後,曹操采取壹些措施,穩定內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賢令》,說:“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目的是盡量把人材收羅到自己身邊。

  建安十六年,曹操開始對關中用兵。三月,曹操遣司隸校尉锺繇率大將夏侯淵以討伐漢中(治南鄭,今陝西漢中東)張魯爲名進兵關中。關中馬超、韓遂、楊秋等十部心生疑懼,壹時俱反。曹操立即派大將曹仁進攻關中,馬超等人屯據潼關。七月,曹操率大軍親征關中。九月,大破關中諸軍,馬超、韓遂逃至涼州,楊秋逃至安定(治臨泾,今甘肅鎮原南)。十月,曹操進軍安定,楊秋投降,關中地區基本平定。

  建安十八年,曹操起兵號稱四十萬,親自南征孫權。次年正月,曹軍進至儒須口(今安徽巢縣東南),攻破孫權設在江北的營寨,生擒其將公孫陽。孫權親率軍七萬,前至儒須口抵禦曹軍。二軍相持月余,各無所獲。曹操見孫權軍容嚴整,自己難以取勝,遂撤軍北還。五月,獻帝封曹操爲魏公,加九錫,割冀州的河東、魏郡等十郡以爲魏國封地。曹操封魏公後,所任丞相和冀州牧如故,權勢愈來愈大。七月,曹操建魏國社稷宗廟,又在魏國內設置尚書、侍中。

  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見劉備已取得益州,而漢中是益州門戶,“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劉備必然要攻取漢中。于是曹操搶先壹步,率十萬大軍親征漢中張魯。七月,曹操大軍進至陽平關(今陝西沔縣西北)。張魯聽說陽平關失守、逃往巴中。曹操進軍南鄭,盡得張魯府庫珍寶。十壹月,張魯出降曹操,漢中遂爲曹操所有。

  曹操主力退出漢中後,劉備隨後向漢中發動進攻。建安二十三年,劉備親率大軍進至陽平關,夏侯淵等人與劉備夾關對峙。七月,曹操親率大軍趕往關中,坐鎮長安,以便隨時指揮漢中戰局。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劉備自陽平關南渡沔水(今漢水),依山而進,駐軍于定軍山(今陝西沔縣東南),夏侯淵出兵與劉備爭奪地勢,被劉備殺掉,曹軍大敗。曹操遂放棄漢中,軍隊全部撤回長安。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曹操剛剛從漢中撤出,劉備大將關羽就從荊州向他的東南防線襄、樊壹帶發動了進攻。曹操聞知,立刻派大將于禁率兵往救樊城。八月,關羽乘洪水泛濫之機,大破于禁所統七軍,乘勢進軍,將樊城圍住。時樊城曹軍只有數千人,城被水淹,水面離城樓僅有數尺,曹仁率軍死守。曹操又派徐晃領兵去救樊城。十月,曹操從關中趕到洛陽,親自指揮救援樊城。

  孫權因關羽處其上遊,很不願意讓關羽勢力發展,而且他早已有攻取荊州之心,于是聯結曹操,准備以大將呂蒙偷襲荊州要地江陵。曹操接信後,將這壹消息通知曹仁,命他繼續堅守,自己進至摩陂(今河南郏縣東南),臨近指揮,又派兵十二營增援徐晃,命他反擊關羽。不久,呂蒙偷襲江陵得手。關羽撤兵,路上被孫權軍擒殺。

  曹操在孫權擒殺關羽、取得荊州後,表孫權爲骠騎將軍、荊州牧。孫權遣使入貢,向曹操稱臣,並勸曹操代漢稱帝。曹操將孫權來書遍示內外群臣,說:“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耶!”曹操手下群臣乘機向曹操勸進。曹操自己還不想廢獻帝自立,他說:“若天命在吾,吾爲周文王矣。”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220),曹操還軍洛陽。當月,病死在洛陽,終年六十六歲。這年十月,曹丕代漢稱帝,國號魏,追尊曹操爲太祖武皇帝。



文帝曹丕(220-226)

曹丕(187~226)

  三國時期魏國君主,廟號世祖(魏世祖),益號文皇帝(魏文帝)。政治家、文學家。字子桓。沛國谯縣(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次子。東漢建安十六年(211),爲五官中郎將、副丞相。二十二年,立爲太子。延康元年(220),曹操死,繼位爲丞相、魏王。當年十月,迫漢獻帝禅位,自立爲帝。國號魏,改元黃初,將都城由許昌遷至洛陽。曹丕堅持大權獨攬,設立中書省,其官員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書郎擔任的诏令文書起草之責轉由中書省官員擔任,機要之權漸移于中書省。定令婦人不得預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後,後族之家不得當輔政之任。他又建立並推行九品中正制,力圖把用人權從大族名士手中收歸朝廷。通過這壹系列措施,進壹步鞏固了魏國統治。他曾三次親自統軍伐吳,皆無功而還。曹丕愛好文學,並有相當的成就。寫下《燕歌行》等中國較早的優秀七言詩。所著《典論·論文》,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丕,曹操次子,卞氏所生,在爭奪繼承權問題上處心積慮,戰勝了文才更勝壹籌的弟弟曹植,被立爲王世子。曹操逝世後,曹丕繼位成爲魏王,以不參加葬禮之罪逼弟弟曹植寫下七步詩,險些將其殺害,又順利奪下弟弟曹彰的兵權,坐穩了魏王之位。不久,曹丕逼漢獻帝讓位,,代漢稱帝,爲魏國開國皇帝。劉備伐吳時,曹丕看出劉備要失敗,但不聽謀士之言,偏要坐山觀虎鬥,事後又起兵伐吳,結果被徐盛火攻擊敗。回洛陽後,曹丕大病,臨終前托付曹睿給曹真、司馬懿等人,終年四十歲。

  建安十五年(公元二壹零年)

  曹丕被司徒趙溫舉薦,曹操認爲趙溫舉薦他的兒子,並不是因爲他真實的才能,因此使侍中守光祿勳郗慮持節奉策免去趙溫官職。

  建安十六年(公元二壹壹年)

  爲五官中郎將、副丞相。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二壹七年)

  立爲魏太子。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二二零年)

  曹操去世,曹丕嗣位爲丞相、魏王,改元建康元年。二月,以賈诩爲太尉。庚午,漢獻帝禅位,改元黃初,大赦。孫權遣使奉獻。蜀將孟達率衆降。武都氐王楊仆率種人內附,居漢陽郡。

  黃初元年(公元二二零年)

  十壹月癸酉,以河內之山陽邑萬戶奉漢帝爲山陽公。

  黃初二年(公元二二壹年)

  春三月,加封遼東太守公孫恭爲車騎將軍。夏四月,以車騎將軍曹仁爲大將軍。五月,鄭甘複叛,遣曹仁討斬之。丁卯,夫人甄氏卒。秋八月,孫權遣使奉章,並遣于禁等還。丁巳,使太常邢貞持節拜權爲大將軍,封吳王,加九錫。

  黃初三年(公元二二二年)

  三月乙醜,立齊公叡爲平原王,帝弟鄢陵公彰等十壹人皆爲王。夏四月戊申,立鄄城侯植爲鄄城王。閏月,孫權破劉備于夷陵。當初曹丕聽說劉備率軍東下,與孫權交戰,樹柵連營七百馀裏,謂群臣曰:“備不曉兵,豈有七百裏營可以拒敵者乎!‘苞原隰險阻而爲軍者爲敵所禽’,此兵忌也。孫權上事今至矣。”後七日,破備書到。八月,蜀大將黃權率衆降。冬十月,孫權複叛。曹丕自許昌南征,諸軍兵並進,孫權臨江拒守。

  黃初四年(公元二二三年)

  丁未,大司馬曹仁薨。六月甲戌,任城王彰薨于京都。甲申,太尉賈诩薨。

  黃初五年(公元二二四年)

  夏四月,立太學,制五經課試之法,置春秋谷梁博士。

  黃初六年(公元二二五年)

  冬十月,行幸廣陵故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馀萬,旌旗數百裏。魏書載帝于馬上爲詩曰:“觀兵臨江水,水流何湯湯!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將懷暴怒,膽氣正從橫。誰雲江水廣,壹葦可以航,不戰屈敵虜,戢兵稱賢良。古公宅岐邑,實始翦殷商。孟獻營虎牢,鄭人懼稽颡。充國務耕植,先零自破亡。興農淮、泗間,築室都徐方。量宜運權略,六軍鹹悅康;豈如東山詩,悠悠多憂傷。”是歲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還。

  黃初七年(公元二二六年)

  丁巳,曹丕去世,時年四十。

政績

曹丕在位時間只有短短六年。221年,下令人口達十萬的郡國每年察舉孝廉壹人。同年又重修孔廟,封孔子後人爲宗聖侯。224年恢複太學,設立春秋谷梁博士。



明帝曹睿(227-239)

  曹叡[字:元仲][終屬:魏](生卒:205-239(35歲)

  曹睿(也記作曹叡),字元仲,曹丕之子,甄氏所生。曹睿幾歲時就顯得特別聰明,曹操十分喜愛他,曾言:“我要讓妳作我的三世繼承人”,經常讓他跟在左右。曹睿好學多識,特別留意于法理。

  【219年】 曹睿被封爲武德侯。

  【221年】 即曹丕繼位後的第二年,曹睿被封爲齊公。

  【222年】 曹睿被封爲平原王,因其母甄氏被廢,並未被立爲太子。

  【226年】曹丕病危,立曹睿爲皇太子,托孤于曹真、司馬懿、陳群、曹休等人。不久,曹丕去世,曹睿繼位,追益其母甄夫人曰文昭皇後。</P>< P> 同年八月,孫權進攻江夏,文聘堅守。朝臣商議發兵救援,曹睿則認爲孫權意在偷襲,今已相持,則不會持久,不久孫權果然撤退。

  同年十二月,曹睿大封群臣,封太尉锺繇爲太傅,征東大將軍曹休爲大司馬,中軍大將軍曹真爲大將軍,司徒華歆爲太尉,司空王朗爲司徒,鎮軍大將軍陳群爲司空,撫軍大將軍司馬懿爲骠騎大將軍。

  【227年】 十二月,新城孟達反,司馬懿出兵討伐。

  【228年】 司馬懿攻破新城,孟達被斬。蜀相諸葛亮第壹次北伐,曹睿派曹真、張郃等人拒敵,並親往長安壓陣。不久,馬谡被張郃大破于街亭,蜀軍撤退。

  同年十二月,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兵出陳倉,魏將郝昭防禦成功。

  【230年】 曹睿诏曹真、司馬懿等出兵伐蜀,因大雨無功而反。

  【231年】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兵出祁山。曹真病死,司馬懿代替其拒敵,防守成功。

  【234年】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司馬懿前去防守。不久,諸葛亮病逝,蜀軍退。

  【235年】 曹睿開始大修宮殿,治洛陽宮,起昭陽、太極殿,築總章觀,消耗大量人力,影響了農業。大臣楊阜、高堂隆等人數次進谏,曹睿不聽。

  【237年】 遼東公孫淵反,自稱燕王。

  【238年】 司馬懿出兵征討遼東,獲勝。同年年底,曹睿病危,立燕王曹宇爲大將軍,欲屬以後事,曹宇推辭,于是曹睿聽中書劉放、孫資之言改立曹爽爲大將軍,同司馬懿共同輔政。

  【239年】 曹睿在位13年,死時年僅36歲。臨終托孤于曹爽、司馬懿,其子曹芳繼位。



廢帝曹芳(240-254)

曹芳

字:蘭卿

時間:232——274(壽43)

籍貫:同曹操

官職:皇帝

益號:厲公

家庭成員:父:曹睿

曆史年表:

  曹芳,魏明帝曹睿的養子,宮中密事,莫知由來(《魏氏春秋》言:其爲任城王曹楷之子)。

  【235年】 曹芳被立爲齊王。

  【239年】 正月,魏明帝曹睿病重,于是封曹芳爲皇太子。當天,曹睿病逝,于是曹芳繼位登基,年僅八歲,大將軍曹爽、太尉司馬懿輔佐朝政。同年八月,曹芳開始親臨朝政,聽取大臣奏事。

  【244年】 曹芳在曹爽的建議下下诏伐蜀,結果無功而反。

  【249年】 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掃魏明帝的墳墓高平陵,曹爽兄弟均跟從。司馬懿乘機上奏永甯太後,請廢曹爽兄弟,並率兵屯司馬門,控制京都。曹爽最終屈服,自請免去職務,不久被司馬懿定罪,夷滅三族。從此曹魏軍政大權落入司馬懿之手。

  【251年】 王淩謀立楚王曹彪,被司馬懿討伐,曹彪被賜死。同年,司馬懿病逝。

  【252年】 司馬師被任命爲大將軍,司馬氏繼續把握魏國朝政。

  【254年】 二月,中書令李豐和張皇後的父親張輯等人圖謀廢掉司馬師,改立夏侯玄爲大將軍。事情敗露,很多人受牽連被殺,張皇後被廢。同年九月,司馬師上奏太後廢掉皇帝曹芳,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爲帝。曹芳搬出洛陽,在河內郡重門營建齊王宮,所有禮儀制度都如同諸侯王的封國。

  【266年】 西晉代魏,改封齊王曹芳爲邵陵縣公。

  【274年】 曹芳去世。

曆史評價:

  陳壽:古者以天下爲公,唯賢是與。後代世位,立子以適;若適嗣不繼,則宜取旁親明德,若漢之文、宣者,斯不易之常准也。明帝既不能然,情系私愛,撫養嬰孩,傳以大器,托付不專,必參枝族,終于曹爽誅夷,齊王替位。



廢帝曹髦(254-260)

曹髦

字:彥士

時間:241——260(壽20)

籍貫:同曹操

官職:皇帝

家庭成員:父:曹霖

曆史年表:

  曹髦是魏文帝曹丕的孫子,東海定王曹霖的兒子,從小好學,學業早成。

  【244年】 曹髦被封爲郯縣高貴鄉公。

  【254年】 魏帝曹芳被廢,曹髦被立爲魏國皇帝。登基後,曹髦下令減少後宮開支,禁止奢華。同年,曹髦被迫賜予大將軍司馬師黃钺,並給予奏事不名、劍履上殿的特權。

  【255年】 鎮東將軍毌丘儉、揚州刺史文欽因廢立之事叛亂,司馬師率兵討伐成功,但于歸途中病逝。曹髦無力阻止司馬昭繼任爲大將軍,于是朝政繼續由司馬氏把持。

  【257年】 諸葛誕叛亂,司馬昭率兵征討,于次年平定。

  【260年】 曹髦發現權威日去,十分生氣,于是召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三人商議,欲出宮討伐司馬昭。王經力勸,曹髦不聽。王沈、王業二人將此事密報給司馬昭,于是司馬昭有所准備。曹髦自率數百仆人,鼓噪而出,司馬昭的弟弟司馬伷跑來勸阻,被曹髦手下呵退。中護軍賈充又率衆出來阻擋,曹髦拔劍親自迎戰,于是衆人退卻,但太子舍人成濟在賈充的授意下持戈上前,將曹髦刺死。司馬昭聞訊後假裝大驚,將成濟斬首謝罪,又用太後的名義,以不敬太後、自尋死路的罪名將曹髦的皇帝名位廢掉。

曆史評價:

  陳壽:高貴公才慧夙成,好問尚辭,蓋亦文帝之風流也;然輕躁忿肆,自蹈大禍。

  《魏氏春秋》:公神明爽鉨,德音宣朗。

  鍾會:才同陳思,武類太祖。



元帝曹奂(260-265)

曹奂 - 個人檔案

個人資料 性別 男

籍貫 [豫州]沛國谯縣 [今安徽亳州]

容貌 暫無相關記載

官至 魏國皇帝 益曰元

家族資料 父親 曹宇

母親 未知

配偶 未知

兄弟姐妹 暫無相關資料

子女 暫無相關資料

相關人物 司馬昭 司馬炎 曹髦

曾效力過的勢力 魏 西晉

  曹奂 - 簡明曆史傳記

  曹奂本名曹璜,是曹操的孫子,燕王曹宇的兒子,在魏帝曹髦被殺後,被立爲皇帝。曹奂是魏國的第五代皇帝,也是末代皇帝,雖爲皇帝卻無權,政權早已落入司馬氏之手。在他在位時,司馬炎禅代稱帝,于是魏國滅亡,晉朝開始。

關于“中國曆史/三國-魏帝系”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