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世界歷史/尼日利亞



  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位于西非尼日爾河中下遊尼日利亞由尼日爾河得名。東與喀麥隆相連,東北與乍得爲鄰,南瀕幾內亞灣,西與貝甯接壤,北與尼日爾交界。面積923768平方公裏。人口約9800萬(1985),居非洲之首,約有250個部族,其中豪薩、約魯巴、伊博3大部族約占人口總數58%,47%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爲英語。首都拉各斯。

  早期曆史

  公元前5000年,撒哈拉各地和今尼日利亞境內已有人類定居。公元前2000年左右,撒哈拉壹部分居民移入今尼日利亞北部。

  公元 9世紀左右,在今尼日利亞東北部建立的卡涅姆-博爾努王國,到1300年左右已是聞名的伊斯蘭文化中心,17世紀成爲軍事強國。10世紀,北部豪薩族建立了壹些城邦國家,以商業和手工業著稱。15~18世紀,這些豪薩城邦國家歸屬于當時強大的桑海帝國。19世紀初,富拉尼人在奧斯曼·丹·福迪奧領導下進行“聖戰”,在北部地區(除博爾努外)建立了以索科托王國爲中心的富拉尼帝國,索科托蘇丹壹直是尼日利亞穆斯林的宗教領袖。

  在尼日利亞西南部,約魯巴人從10世紀起建立了伊費、奧約、貝甯等壹系列小王國。這些王國經濟文化較發達,出現了以鑄銅和赤陶爲代表的伊費文化。約魯巴地區以東的貝甯王國在16~17世紀達到全盛時代,其文化以鑄銅雕塑、牙雕、木刻的精美藝術品著稱。在尼日利亞東南部,伊博人、伊比比奧人、伊喬人等,曆史上沒有統壹的國家,其組織形式是以家族爲基礎的村社,有數百人至1~2萬人不等。在尼日利亞中部,努佩人、朱昆人等雖發展爲獨立的王國,但常受北部大國控制。

  殖民者入侵

  1472年葡萄牙人來到博尼灣和貝甯灣。1485年到貝甯城,以歐洲産品換取象牙和胡椒等。16世紀以後,奴隸出口逐漸增加。17世紀初,荷蘭代替了葡萄牙成爲販運奴隸的主要國家。17世紀中葉以後,荷蘭的地位受到英國的挑戰。英國船隊于1553年到達貝甯灣,18世紀英國逐漸在幾內亞海岸建立起優勢地位。19世紀中葉起,英國借口禁止奴隸貿易開始幹涉尼日利亞地方事務,並將勢力伸展到整個尼日利亞海岸。1861年,拉各斯成了英國在尼日利亞的第壹塊殖民地。此後英國又蠶食尼日利亞南部,1900年成立了南尼日利亞保護國;同時,按照1898年《英法協定》分得的勢力範圍,成立北尼日利亞保護國。1906年英國完成了對北尼日利亞保護國的武力占領,並將拉各斯殖民地同南尼日利亞保護國合並。1914年,將南北尼日利亞合並爲尼日利亞殖民地和保護國。

  英國殖民當局在尼日利亞北方實行間接統治,扶植當地的傳統統治者,盡量保持各種傳統勢力;在南方則在1930年以後施行直接統治。在北方,傳統勢力根深蒂固,基督教的傳播受到強大的阻力,教育、公共工程設施等發展緩慢。而在南方,熱帶經濟作物的種植發展迅速,棕榈油、橡膠、可可等成了主要的出口物資;公路、鐵路、港口、電信等設施也有所發展;拉各斯等大城市出現了本國的商業。

  民族主義運動的發展

  英國的侵略擴張遭到尼日利亞各族人民的英勇反抗。在沿海地帶,奧波博國王賈賈、傑克裏首領納納、貝甯國王奧弗拉米,都以痛擊英國侵略者著名。在約魯巴和伊博地區,英國的侵略遭到當地人民的頑強抵抗,直到1914年和1918年,英國人才先後真正控制了埃格巴和阿貝奧庫塔兩地。在北部,索科托蘇丹阿塔希魯以及卡諾、阿布賈等酋長國的埃米爾領導人民對英國侵略軍展開了壯烈的浴血戰鬥。19世紀90年代,在約魯巴地區出現了非洲人教會自主運動,1906年在索科托附近爆發了馬赫迪教派的起義。1922年出現了赫伯特·麥考萊創建的尼日利亞民族民主黨,1923年出現了以奧巴費米·阿沃洛沃領導的尼日利亞農産品同業公會,1925年成立拉迪波·索蘭凱領導的西非學生聯合會,1936年成立尼日利亞青年學生運動等民族主義組織。1945年,尼日利亞工人舉行了持續45天的全國性大罷工。1949年11月,埃努古煤礦工人罷工遭到鎮壓後,尼日利亞民族主義運動出現高潮。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尼日利亞先後成立了 3個全國性的民族主義政黨,即納姆迪·阿齊克韋爲首的尼日利亞全國公民大會黨,阿沃盧瓦爲首的行動派,索科托蘇丹阿赫馬杜·貝洛爲首的北方人民大會黨。這些民族主義政黨同殖民當局進行了長時期的談判,爭取獨立。英國殖民當局不得不作出讓步。1947年宣布理查茲憲法,將全國分爲北、西、東 3個行政區,各區設立議會,但實權全操在總督手中。1951年的麥克弗森憲法,允許各區擁有立法權而中央議會無權過問;1954年的利特爾頓憲法,將殖民地和保護國改名尼日利亞聯邦。

  1960年10月 1日,尼日利亞聯邦宣布獨立。1963年10月 1日改爲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仍留在英聯邦,阿齊克韋任首屆總統,1961年 6月,西喀麥隆北部正式加入尼日利亞。

  獨立後的尼日利亞

  尼日利亞獨立後,曆史遺留的地區和部族矛盾日趨尖銳。1966年1月發生軍事政變,第壹屆文官政府被推翻,成立了以J.T.U.阿吉伊-伊龍西爲首的軍人政權。7月,發生第2次軍事政變,阿吉伊-伊龍西被殺,由陸軍參謀長雅庫布·戈翁掌權。1967年 5 月,伊博人統治集團宣布東區脫離聯邦,成立比夫拉共和國。7月軍政府進行討伐,1970年1月“比夫拉”失敗,內戰結束(見尼日利亞內戰)。1975年 1月發生不流血政變,建立起以穆爾塔拉·拉馬特·穆罕默德爲首的軍人政權。1976年 2月,在未遂軍事政變中,穆罕默德被刺身亡,奧盧塞貢·奧巴桑喬接任國家元首。奧巴桑喬政權將全國分爲19個州。奧巴桑喬政權在1978年宣布新憲法。1979年舉行大選尼日利亞民族黨成爲執政黨哈吉·謝胡·沙加裏就任總統,恢複了文官統治1982年北方的博爾諾、卡杜納、卡諾3州相繼發生宗教騷亂,1983年12月31日尼日利亞發生第 5次軍事政變,沙加裏文官政府被推翻,穆罕默杜·布哈裏少將成立聯邦軍政府,任國家元首兼政府首腦。1985年 8月27日原陸軍參謀長易蔔拉欣·巴班吉達發動政變,任總統兼武裝部隊總司令。70年代,尼日利亞成爲非洲最大的産油國,石油收入占政府收入75%以上。1982年以後石油收入減少壹半以上。近年來國內財政經濟狀況有所好轉在對外政策方面,尼日利亞爲實現西非地區的經濟發展與政治穩定作出不懈努力。中國和尼日利亞于1971年 2月10日建立外交關系。



尼日利亞其他相關資訊

世界各地 國際區號 地圖集錦 世界國旗 世界貨幣 世界歷史

關于“世界歷史/尼日利亞”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