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把刀實用查詢📘

中國曆史/1271年-1368年



  ==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統治者忽必烈(即元世祖)于1271年所建,1279年滅南宋,定都于大都(現北京市)。

  元朝是中國曆史上最黑暗的時期,除了蒙古人其它民族都是最低等,特別是漢人的命相當與壹頭牛.錢穆等國學大師對把蒙古的黑暗統治叫做沒有制度的法術.章太炎認爲蒙古統治時期應該爲蠻夷史.


  1.因爲忽必烈汗本身尊崇漢族文化致使四大汗國與元朝本身脫離宗主國關系

  1252年,蒙哥命旭烈兀西征波斯等地。忽必烈即位後,命旭烈兀統領阿母河以西直至密昔兒(埃及)之境,建立汗國。其領土東起阿母河和印度河,西面包括小亞細亞大部分地區,南抵波斯灣,北至高加索山。旭烈兀以蔑刺哈(今伊朗阿塞拜疆馬臘格)爲都城,設宰相掌管全國政務,任命了各省長官。

  1265年,旭烈兀子阿八哈繼立,元朝賜他"輔國安民之寶"方印。阿八哈即位後,始定都于桃裏寺(今伊朗阿塞拜疆大不裏土),以蔑刺哈爲陪都。1284年,忽必烈遣孛羅丞相等出使伊利汗國,阿魯渾汗將他留在汗庭參議政事。

  第七代伊利汗合贊統治時期,改奉伊斯蘭教爲國教,國勢頗盛。1298年,合贊遣使入元朝,貢珠寶等物。" 權爭影響顯然亦未波及伊兒汗國. 更徨論因爲忽必烈汗本身尊崇漢族文化致使其與元朝本身脫離宗主國關系

  2.元朝爲什麽定名爲"元"?爲什麽要以易經中「大哉乾元」的文義命名?爲什麽不去用可蘭經某經中某文義命名? 滅了宋朝也可以建立華夏汗國, 爲什麽要取名自易經?

  直書的文字格式、授時曆,,在顯示元朝是中國曆史上其中壹個朝代,元朝失敗的地方是統治手法的低劣,不及滿族精明。

  3.等級制度大體是根據歸附蒙古征服者的時間先後建立的,先歸附者其政治、法律地位較高,後歸附者則較低。第3等級的漢人是指蒙古滅金以後獲得的人口,包括生活在這壹區域裏的漢人和普通的契丹與女真等人,第4等級的南人,主要指南宋滅亡以後生活在原南宋疆域內的漢人和其他民族的人民。事實上,4個等級中是存在著不同的集團的。例如,漢人地主同蒙古統治者的根本階級利益是壹致的,而普通漢人同蒙古平民則共同處于同被統治的境地。

  蒙古統治階級出身于遊牧民族,自身對于中原的農耕文化,以及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並非在行。這就決定了蒙古統治階級在發展國家經濟與科學技術、文化藝術諸方面必須要完全依靠其它民族的智慧與勞動,而等級制度毫無疑問是與之不相適應的政治制度,按今天的話說就是生産關系不適應生産力。等級制度在元朝末期激起普通中國人的極大反抗。也許這是元朝最終滅亡的主要原因之壹。

  4.仁宗的"漢法"政治

  武宗海山即位不滿四年,即在至大四年(1311)正月病死。三月,愛育黎拔力八達在大都即皇帝位,是爲仁宗,蒙古號普顔笃汗。

  仁宗曾隨李孟學習儒學,倚重漢人文臣。即位後,革除武宗舊政,力行"漢法"。武宗死後,仁宗不待正式即位,即在正月間廢尚書省,並以"變亂舊章,流毒百姓"的罪名,拘捕脫虎脫、三寶奴、樂實等處死。各地行尚書省仍恢複爲行中書省。

  仁宗即位不久,即下诏罷廢至大銀鈔及銅錢。民間行使者至行用庫倒換。依舊印造中統鈔及至元鈔。凡官司出納,壹准中統鈔數。同時派官焚毀至大鈔。 仁宗通過對孔孟的崇奉,表明以儒家的綱常之道作爲統治思想。漢人儒士被任用,儒學在元朝得到重視。

  1313年(皇慶二年)下诏正式實行科舉。自1314年八月,各州縣推舉年在二十五歲以上的舉人(參加考試的文士)經鄉試後,次年二月在禮部會試,然後禦試。以後,科場每三年開試壹次。蒙古、色目人與漢人、南人分別考試出榜。科舉實行後,在政治上多少滿足漢人地主要求廣開仕途的願望,也使漢文化在蒙古、色目人中進壹步傳播。

二。基因論

  從遺傳學和人類學的角度來看,漢族、蒙古族、藏族,甚至包括北美印第安人,他們的祖先都是壹個,蒙古利亞人!這個蒙古利亞人的名詞是西方人類學上的專業術語,它並不就是現先在的蒙古人。這個蒙古利亞人的祖先到底是北京的周口店猿人還是遠在西伯利亞的還未發現的蒙古猿人,目前無從考證。

三。血統論

  漢代,華夏族與南蠻融合成漢族,漢族形成。如果漢族人是以此爲標准,那麽後來的隋朝,唐朝,明朝(回回族創立),清朝都是異族?顯然不是的。實際上是漢族不

  斷有新鮮的血液加入。隋朝時,鮮卑族融入了漢族,形成新漢族。新漢族與漢代漢族文化上、血緣上壹脈相承,沒有太大差別,但差別還是有的,妳可以看壹下漢賦與唐詩的差別。世界上沒有絕對純種的民族,只有相對純種的民族。相對純種的民族有漢族、藏族、大和族、滿族、蒙古族、朝鮮族、傣族和德意志族。而典型的雜種有印度斯坦族、英格蘭族、法蘭西族、鞑靼族、土耳其族、保加利亞族等。

四。地域論

  當《尚書》上出現“中國”時,僅僅是西周人們對自己所居關中、河洛地區的稱呼。如果以哪個時候的地域爲標准,中國除了被元朝滅亡外,還被秦,隋,唐等等滅亡很多次了。這樣的結論顯然是錯的。“中國”壹詞所指範圍,隨著時代的推移而經曆了壹個由小到大的擴展過程。到東周時,周的附屬地區也可以稱爲“中國”了,“中國”的涵義擴展到包括各大小諸侯國在內的黃河中下遊地區。而隨著各諸侯國疆域的膨脹,“中國”成了列國全境的稱號。秦漢以來,又把不屬黃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權統轄範圍之內的地區都稱爲“中國”,“中國”壹名終于成爲我國的通用名號。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則成了專指我們國家全部領土的專用名詞。

五。道德論

  首先糾正壹個概念,元朝是包括蒙古和中原,面積約1200 ,少于清朝的最大面積1300-1400. 元朝不同于蒙古帝國,蒙古帝國有四大漢,元朝是其中之壹,四大漢相互戰爭,激烈而殘酷的內鬥是元朝短命(~100年)的主要原因.元朝屬于中國的壹個朝代,中國人當然可以自豪. 戰爭沒有正義和道德這壹說,如今的美國的伊拉克戰爭是正義的?中國不允許英國販賣鴉片搞慢性種族滅絕,導致鴉片戰爭,這麽無恥的戰爭,妳見過英國人忏悔了麽?香港回歸的時候,英國人是心甘情願的麽? 戰爭就是戰爭,把道德這類因素參和在裏面,是不適當的。

六。首都論:

  元朝爲什麽用中國的地方做首都?大可繼續在和林,撒馬爾罕在地理上更加是帝國的中心。日本敢放棄東京來北京定都嗎?

  元朝的首都定在大都(現在的北京)所以元朝是中國的元朝,因爲看朝代的主要標志是其首都的位置,而不是民族,再說,蒙古族也是我國的壹個民族之壹,所以元朝是我國的元朝.美國如果按民族來說那它應該的算是英,法,西班牙等國的壹部分了,因爲美利堅民族的主要的統治者是那些國家的移民,而不是本土的印地安人,但因爲其首都在北美的美國土地上,所以才稱爲獨立的美國.


  下面看看當時的明朝官方和中原漢族知識界的主流對元朝和元朝帝王看法,元朝是前代正統王朝,元朝帝王是前代正統帝王真命天子,而不是侵略殖民,特別請注意“太祖本紀”末尾稱成吉思汗“滅國四十”,從行文口氣看,根本沒有把“滅國”行爲作爲嚴重侵略罪行加以指責的意思,反倒贊賞。這反映了當時人的觀念,研究曆史不能拿現代人的觀念生搬硬套。此外,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王獻之《鴨頭貼》末尾有明朝著名官僚書畫家董其昌題跋。其中對元朝帝王的稱呼完全是按照中國傳統的對前朝正統帝王的規格,稱“元文宗”。


《中國民族史》這樣評價說

元朝初期

  首先,蒙古族、發展、進步及其壯大在這個時代,是壹種新興力量的代表。他們後來壯大到其力量不僅可以征服全國,而且其能力可以治理全國長達近100年或近300年之久。長期以來,傳統觀點總是強調蒙古的軍事力量極其強大的超凡作用,其實,正如古人所說:“居馬上得之,甯可以馬上治之乎?”

  軍事力量可以奪取戰爭的暫時勝利,但要治理壹個國家卻要靠政治、經濟、文化及軍事各方面的綜合實力及其統治者的治理能力。蒙古族原來處于分散部落狀態,大約公元7世紀至10世紀,開始逐步出現了階級分化。至12世紀,蒙占社會實現了向封建制的過渡。鐵木真(成吉思汗)統壹蒙古各部,于公元1206年建立起蒙古汗國時,它已經是壹個封建制國家。但其經濟結構中領主經濟是經濟的主要形態。到1279年蒙古統壹中國以後,它迅速吸收了先進的漢族文化,同時也吸收了其它許多少數民族文化中的精華,溶于治理國家的政制之中。

  蒙古族作爲統治民族,它不僅本身的畜牧業經濟得到迅速的發展和繁榮,而且全國尤其是華北、西北地區的畜牧業都得到較大的發展。在北方,“數什年來……羊牛馬駝之屬,射獵貿易之利,自金山,稱海沿邊諸塞,蒙被涵煦,鹹安樂富庶”。西北地區的牲畜“昌盛逾前”,他的農業生産亦得到很大發展,南糧北運,東南地區每年向北方運去大量糧食,公元1283年運會只有4萬石,1329年增加到350多萬石,1293年京師糧倉皆滿,糧食無處儲存,1294年“以京哉所儲充足,诏止運三十萬石”,可見其糧食之豐足。手工業也有很大發展,紡織品大量外銷印度等國。他們創立了蒙古文字,撰寫了《元朝秘史》和脫脫等編纂的宋、遼、金三史等巨著,這些事實說明,蒙古族爲主的元王朝把社會生産力往前推進了壹大步,經濟、文化部達到相當繁榮的程度,所以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他的名著《遊記》中對元朝時的中國大加贊許和高度評價。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軍攻陷宋都臨安(今浙江杭州),俘虜5歲的宋恭帝及謝太後。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了南宋最後的兵力,陸秀夫背著8歲的小皇帝宋幼主趙昺投海而死,南宋滅亡。元朝遂占領全中國。

  之後,元軍曾入侵周邊壹些地區,如越南和日本等,其中以入侵日本的戰爭最爲著名,通常認爲台風(日本人稱之爲“神風”)是造成失敗的最大原因。

元朝中期

  大德十壹年(1307年),元成宗加封孔子爲“大成至聖文宣王”,並對孔子的家族、弟子等加封了種種稱號。

  延佑二年(1315年),元仁宗下令恢複科舉制度,將儒家學說中的程朱理學定爲考試的主要內容。從此程朱理學成爲元朝(以及其後的朝代)的官方思想。

  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下令編成並頒布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條。

  至正三年(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遼史、金史、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

  元朝的官方語言是什麽?

  元代的官方語言是蒙古語。官吏普遍不懂當時的漢語,這也就成就了壹批衙門裏的翻譯官。

  在漢人的所有北方鄰居和征服者當中,蒙古人受定居文明的影響最小,不管在中國還是在歐亞大陸的其他地方,他們與定居民族接觸時都是如此。

  在中國,他們幾乎沒有表現出契丹人那樣的對精英文化的適應,更沒有表現出女真人那樣的全面漢化。這使得他們在某些方面是強大的,但也使他們更加依靠色目人的幫助來使自己與其漢人屬民溝通,執行日常管理工作。在成吉思汗以後的將近壹個世紀中,很少有蒙古官員學習說漢語,學習讀寫的就更少了,雖然在元朝末年學習的人數有所增加,但元末在中國做官的蒙古人和色目人仍有人不識漢字。元仁宗(1311—1320 年在位)以後的四個蒙古皇帝中有三個懂壹些漢文,但並沒有成爲他們人民的榜。對蒙古文化的自信和對草原生活價值觀的深深依戀,導致他們遠離漢文明的誘惑,而並非他們缺乏學習的能力。

  色目人,也就是西亞人,他們的社會地位很高,在行政管理上受到充分任用;蒙古人信任他們,知道他們爲了保住在中國的地位就要完全依賴他們的主人。取得財富的足夠機會並沒使色目人獨立,他們的處境也是困難的。

  壹方面,爲了使主人滿意,他們必須完成分配的任務;另壹方面,爲了完成任務,他們必須學會怎樣在中國社會中運轉自如。他們是真正的中間人,總是需要與他們的上級和下級打交道,在二者的文化之間轉換。他們中很多人都懂多種語言,可是在他們的蒙古主人和漢人屬民中,懂幾種語言的人卻十分稀少。比如,戶部的壹位畏兀兒官員,在朝廷要使用蒙古語,在衙門或是社交場合與他的色目人同事交談時,或許用波斯語或者阿爾泰語系的另壹語言,他還會發現,如果他能讀漢文公文,或至少能直接與他屬下的書吏交談,那壹定是最有用的。這後壹種情形在13 世紀時還不普遍,但到14 世紀已經變得很正常了。

元朝滅亡

  元朝後期,統治者不斷向人民收取各種賦稅,人民被壓迫更爲嚴重,民族矛盾的極端激化終于引發了漢族和各被征服民族的反抗。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發生了河南趙醜厮、郭菩薩領導的起義。順帝至正十壹年(1351年)發生的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揭開了元朝滅亡的序幕。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統壹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開始北伐,在大將徐達、常遇春等的協助下,于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順帝北逃,元朝的統治結束。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稱帝,建立了明朝。以後,在漠北的元君臣仍沿用大元國號,史稱北元。北元于1388年天光帝被阿裏不哥後裔也速叠爾襲殺後(壹說1402年鬼力赤即位後)去國號。


元朝疆域

  元朝統壹全國後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亞,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西北至今新疆東部,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總面積約1200萬平方千米。

  全國劃分爲中書省和11個行中書省,以及總制院(1288年更名爲宣政院)所管轄的吐蕃地區。

中央機構

  中書省,領六部,主持全國政務。

  樞密院,執掌軍事。

  禦史台,負責督察。

地方行政機構

  行省,行省是朝廷委派重臣到各地署事,行使中書省職權的簡稱

軍事機構

  宿衛軍隊,由皇帝或親信大臣直接節制。擔任京城(大都和上都)防衛的軍隊是侍衛親軍。

  三十馀衛,衛設都指揮使或率使,隸屬于樞密院。

  鎮戍軍,負責鎮守全國各地。軍隊有蒙古軍、探馬赤軍、漢軍、新附軍等。

關于“中國曆史/1271年-1368年”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


返回首頁 |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